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對等關稅,但數天後宣布暫緩3個月。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一週內已向25個貿易夥伴寄出關稅信,擬自8月1日起課徵20%至50%不等的關稅。川普迄今僅宣布與英國、越南達成初步貿易協議;《紐約時報》指出,之後可望將與台灣、印度等經濟體達成「握手協議」,但即使如此,相關細節仍待進一步協商。
《
紐時》指出,川普總統4月初宣布將對全球「對等關稅」後,又實施90天寬限期。他將關稅描繪為撬開海外商機的槓桿,可藉此迅速與數十國達成協議,提升美國的出口,幫助美商在海外蓬勃發展。
然而三個月後,外界的疑慮已漸取代樂觀情緒,開始懷疑川普的目標從來就不是要達成那種開放市場的貿易協議。
川普過去一週來共寄出四波關稅信,7月12日宣布的最新一波關稅信分別寄給歐盟和墨西哥,揚言將徵收30%的關稅。之前的關稅信則寄給加拿大、日本、韓國、巴西等主要貿易夥伴。
儘管官員仍稱川普的關稅威脅是一種策略,要迫使貿易夥伴在談判中做出更多讓步,但依照川普宣稱的8月1日期限,各國能達成協議、避免懲罰性關稅的可用時間在迅速減少。
川普政府目前僅宣布了和英國及越南的初步協議,其中與越南協議的狀態仍受質疑。《紐時》指出,儘管美國可能即將與印度、台灣和其他政府達成握手協議,但這些協議可能範圍有限,還有許多細節有待談判。
即使在川普已宣布達成的協議中,仍保留兩位數的關稅稅率(對英國10%、對越南20%至40%)。川普也矢言,將對外國產品徵收更多關稅。
《
週日泰晤士報》13日報導,英國駐美大使曼德森(Peter Mandelson)表示,美國對英國大多數商品課徵的10%關稅已不太可能改變,但在部分領域與產業(如科技業)或許還有協商空間。
《紐時》稱,在8月1日關稅生效前,川普政府或許只能處理川普揚言課徵高額關稅的其中一小部分國家。某些想和與美國官員會談的政府,至今未獲安排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