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主導對外經貿談判的財政部長貝森特接受日媒採訪表示,如果貿易不平衡狀況改善,美國對其他國家進口產品徵收的「對等關稅」或將減少,「隨著時間推移,關稅應該會像一塊融化的冰塊」,並將在10月底前基本完成談判。
《日經亞洲》今日(8/11)刊出貝森特(Scott Bessent)的專訪內容。他解釋,川普政府動用關稅的主要目的是「再平衡」經常帳赤字。截至2024年,美國經常帳赤字為1.18兆美元,是所有主要國家中最大的赤字規模。
「如此規模的赤字可能會導致金融危機」,貝森特將對等關稅比喻為「融化的冰塊」,表明對等關稅有可能降低甚至取消。「如果生產回流美國,那麼我們進口就會減少,最終達到再平衡。」
關於目前尚未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貝森特認為,我們將在10月底前基本完成談判。
對華府而言,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談判至關重要。貝森特表示,因為中國是「非市場經濟體」,坦言與中國打交道「很困難」,並對該國產能過剩以及低價傾銷「強烈警覺」。
與此同時,川普政府也利用關稅向俄羅斯加大施壓,要求解決烏克蘭戰爭問題,最明顯的是威脅印度,指如果印度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將對其加徵25%關稅,使總關稅達到50%。
貝森特解釋稱,關稅政策是增加稅收和保護美國產業的方式之一,並補充說川普也「將其用於外交政策談判」。
針對金融市場關注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的繼任人選,貝森特認為,下一任主席必須贏得市場的信任,並具備分析複雜經濟數據的能力,同時應該非常注重前瞻性思維,而非依賴歷史數據。
但貝森特也擔心,聯準會的任務逐漸滲透到諸多領域中,使美元的貨幣獨立性受到威脅。「因此,我認為下一任聯準會主席應該是一位能夠審視整個組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