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宏都拉斯斷交前,台灣駐該國使館外兩國國旗飄揚。路透社
《外交家》雜誌報導,宏都拉斯將於11月舉行總統大選,多位候選人支持與台灣恢復外交關係,這將使台灣邦交國從現行12增加為13國,將是台灣外交重大勝利,文中指促使宏都拉斯可能尋求與台灣復交3因素包括中國經濟承諾落空、執政黨因經濟與貪腐問題民調低迷,以及宏國希望修補與美國關係的外交考量。
宏都拉斯將於11月30日舉行總統大選,《外交家(The Diplomat)》9日刊登「台灣將重獲邦交國?(Will Taiwan Regain a Diplomatic Ally?)」
文章,撰文者為牛津大學博士候選人拉奇(Henry Large),其研究重點為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的「一個中國原則」。
2025年7月27日,宏都拉斯「國家黨」為總統大選在首都古西加巴舉辦造勢活動。路透社
宏都拉斯現任總統卡斯楚(Xiomara Castro)2023年斬斷與台灣自1941年開始的友好關係,轉投中國,當時的理由包括龐大債務壓力與經援需求等。
法國廣播電台(RFI)引述《外交家》文章指出,促使宏都拉斯與台灣恢復邦交可能有3大因素,包括中國經濟承諾落空、執政黨因經濟與貪腐問題民調低迷,以及宏國希望修補與美國關係的外交考量。
2023年6月12日,宏都拉斯總統卡斯楚(右)訪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軍禮迎接。路透社
目前的右派「國家黨」(National Party)總統候選人阿斯夫拉(Nasry Asfura)、中間派「自由黨」(Partido Liberal)總統候選人納斯拉亞(Salvador Nasralla)都表態願與台灣建交。
文章指出宏都拉斯與中國簽有自貿協定,但中國至今未兌現大規模經濟承諾,反而衝擊當地產業。中國低價零售商品湧入,重創當地企業,部分地區商家營收暴跌7成。
2025年7月27日,宏都拉斯「國家黨」總統候選人阿斯夫拉參加造勢活動。路透社
此外台灣曾是宏都拉斯蝦業最大市場,占其出口近4成;斷交後,宏國蝦業出口暴跌67%,中國從未補上缺口,出口暴跌也導致1.4萬人失業。
自由黨候選人、前副總統納斯拉亞是現任總統卡斯楚重要盟友,2023年卡斯楚推動與中國建交時,納斯拉亞多次公開反對。
宏都拉斯「自由黨」總統候選人納斯拉亞。翻攝臉書@Salvador Nasralla
納斯拉亞去年8月接受宏國媒體「美洲電台」(Radio America)訪問時直言,如果贏得2025年大選,將恢復與台灣外交關係。今年4月辯論時他指責中國剝削宏都拉斯,承諾當選後將推動恢復與台灣邦交。
國民黨候選人阿斯夫拉7月訪問華府時承諾,若當選將重新審視卡斯楚政府與中國的協議,指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前的狀況,比斷交後「好100倍」,所獲援助及貿易,比從中國得到的更多。
2025年7月27日,宏都拉斯「國家黨」為總統大選在首都古西加巴舉辦造勢活動。路透社
現任總統卡斯楚無連任資格,她領導的左翼自由重建黨(Libre),提名前財長暨現任國防部長蒙卡達(Rixi Moncada)為候選人,蒙卡達若當選預料會延續卡斯楚親中路線,目前大選情勢對執政黨不利,不過反對派分裂票源分散下,執政黨依然可能獲多數當選。
《外交家》文章稱美國在宏都拉斯外交轉向上,扮演重要角色,美國是宏都拉斯最大出口市場,目前美國政府立場較為抗中,影響了宏都拉斯反對黨的態度。加上宏都拉斯經濟狀況嚴峻,僅10%的民眾對經濟現狀滿意,都是讓宏都拉斯對與台灣迎來外交轉機的契機。
宏都拉斯「自由重建黨」總統候選人蒙卡達,曾為財長,目前為宏國國防部長。翻攝臉書@Rixi Mon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