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國海警船(CCG-3104)在南海為追擊菲律賓海巡艦而撞上解放軍桂林艦後,船艏嚴重損毀已無法航行。翻攝X平台
中國一艘海警船(CCG-3104)與解放軍桂林艦(DDG-164),週一(8/11)在南海為夾擊菲律賓海巡艦而相撞,海警船甲板上3名人員情況未明。分析指出,這起事件對中國軍方形同「羞辱」,但已算「幸運」,因為若中方船艦撞上菲國船隻造成傷亡,情勢恐大幅惡化。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曾表示,如果這類事件中有菲律賓水手喪生,可能會被視為「戰爭行為」。菲律賓與美國簽有共同防禦條約,在太平洋海域中,任何一方遭武裝攻擊,兩國依約將共同應對。
發生什麼事?根據菲律賓海巡署發布的畫面,菲國海巡艦蘇魯安號(BRP Suluan,舷號MRRV-4406)8月11日清晨在位於菲國經濟海域的南海民主礁附近,向數十艘菲國漁船發送補給物資,遭中國執法船隻阻撓。
舷號3014的中國海警船當時向蘇魯安號發射水砲未遂,於是加速追趕,卻與解放軍飛彈驅逐艦「桂林艦」(舷號164)相撞,海警船前端嚴重受損,桂林艦艦艏也被撞凹。
菲國海巡署發言人塔瑞耶拉(Jay Tarriela)表示,中國3014海警船船艏「大面積受損」,船體已無航行能力。他指出,碰撞發生前,3014的甲板上有三名人員,目前不知他們的情況。
中國海警局、外交部目前僅證實與菲律賓船隻發生對抗,但未提及自家艦船相撞一事,更不知是否有傷亡。
影片可見,中國海警船CCG-3104碰撞前艦艏甲板有3至4人,碰撞後情況不明。翻攝X平台
中國海警船CCG-3104(右)與解放軍桂林艦(左)強力碰撞。翻攝X平台
雙方為何衝突?中國宣稱擁有南海絕大部分海域,與多國經濟海域重疊。儘管國際海洋法法庭5名仲裁員2016年一致裁定,中國對南海並未享有基於歷史的「九段線」海域主權,但中國不承認仲裁結果。
發生衝突的民主礁(中國稱「黃岩島」,菲律賓稱「帕納塔格礁」Kulumpol ng Panatag,國際稱「斯卡伯勒礁」Scarborough Shoal)海域位於菲國專屬經濟區內,但根據「亞洲海事透明倡議組織」(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的資料,中國自2012年以來就派出海警船及海上民兵船,幾乎全年無休駐守,有效控制周邊海域。
為何專家說「已屬幸運」?史丹佛大學附屬海事分析機構SeaLight主任鮑爾(Ray Powell)表示,從公開影片研判,中國解放軍的桂林艦原本很可能撞上菲律賓海巡的蘇魯安號,由於蘇魯安號體型小得多,「幾可肯定會造成傷亡,甚至沉沒」。
鮑爾說,如此一來,「菲律賓有可能不把這稱為『武裝攻擊』嗎?」
CNN指出,美方曾一再強調對1951年《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承諾「堅若磐石」,也多次承諾,若在爭議海域發生「武裝攻擊」,美方必將保衛菲律賓。
鮑爾與其他分析人士指出,解放軍2021年才服役的先進驅逐艦「桂林艦」參與這次行動,極為罕見,而且是「殺雞用牛刀」。他們指出,中方在南海爭議海域阻撓菲國船隻時,解放軍海軍艦艇通常會停留在遠方,只會在中國海警船遇到嚴重麻煩時才介入支援。
鮑爾表示,開源追蹤網站的資訊顯示,中國海警船並未遇到麻煩。當時中國至少有7艘海警船和14 艘海上民兵船在場;據他計算,當時只有4艘菲方船隻:2艘海巡艦、1艘漁業局公務船,以及1艘商業運魚船。
「殺雞用牛刀」 疑兩船夾擊不成反自傷前美國海軍上校舒斯特(Carl Schuster)則指出,根據公開影片,中方執法船隻似乎有意對菲律賓海巡艦進行「夾擊」:迫使原本閃過水砲的蘇魯安號近距離遭受水砲攻擊,將水流直接打向引擎進氣口,而其中一艘中國船隻要去撞擊蘇魯安號的船尾,或以其他方式讓它癱瘓。
舒斯特說,這種攻擊手法「需要大量練習和協調」,「他們想對明顯準備充分的菲律賓船員嘗試一種嶄新、大膽且複雜的動作,但既無經驗也無默契,結果付出了代價」。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東亞戰爭與戰略教授帕塔拉諾(Alessio Patalano)則表示,中國的動作「完全沒有可稱之為航海技術的行為」,「從意圖到執行,都高度不專業且危險」。
他表示,到最後是中國海警船自食其果,「遭受癱瘓航行能力的損傷」。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RSIS)學者許瑞麟(Collin Koh)也認為,中方派出解放軍海軍艦艇是「殺雞用牛刀」。
桂林艦是解放軍052D型驅逐艦,配備數十枚飛彈,可擊落飛機、擊沉敵艦,或打擊數百哩外的陸上目標。根據美軍評估,該艦的設計目的是在中國航空母艦戰鬥群中扮演關鍵要角。
許瑞麟說:「用這種高科技艦艇來執行這類基本屬於執法的任務,那就是殺雞用牛刀。」
一名官兵出錯 就可能引發超級大國軍事衝突CNN指出,此事正好印證了專家長期以來對南海爭端的憂慮:只要一名艦長或飛行員出錯,就可能引發超級大國的軍事對抗。
帕塔拉諾表示,兩艘中國艦艇會相互碰撞,是因為對菲國海巡艦極具敵意及侵略性,忽略安全距離,以至於錯失攻擊目標時竟無法避開彼此。
鮑爾指出,北京向來鼓勵這類行為,對軍官的獎懲似乎傾向鼓勵進犯行動。他表示,早在2001年,就發生過一名中國戰機飛行員在南海上空與美國海軍偵察機相撞後喪生,這名飛行員卻被譽為民族英雄。
至於週一發生的海警船與解放軍軍艦相撞,鮑爾說:「我懷疑這可能是一名過於熱衷的解放軍海軍艦長,在延伸他自己的交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