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與台積電logo。路透社
美國川普政府傳出正與晶片大廠英特爾洽談收購10%股份後,路透社週二(8/19)透露,對於台積電、三星等同樣獲得美國《晶片法》資助的晶片廠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正在探討類似入股方式,讓這些公司在美國建廠。
彭博社18日披露,美國聯邦政府正在討論收購英特爾約10%股份,該公司預計將獲得總計109億美元的《晶片法》(CHIPS Act)撥款,美國或成為公司最大股東。
路透社引述白宮官員和知情人士透露,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正在探討如何透過《晶片法》的資金補助,換取英特爾股權的計畫,並擴及至收購美光科技(Micron)、台積電和三星等公司股份。目前,大部分資金尚未發放。
兩名消息人士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也參與相關討論,但是由盧特尼克推動進程,並補充說,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喜歡這個想法。
《晶片法》耗資527億美元,由美國商務部負責監督,為美國晶片研發提供資金,也為建設晶片廠提供撥款。美國商務部去年底決定向三星、美光科技和台積電分別提供47.5億、62億和66億美元的補貼,用於在美國生產半導體。
針對相關報導,台積電拒絕評論;美光科技、三星和白宮均未回應評論請求。
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週二證實,盧特尼克正在與英特爾洽談收購10%股份的協議,並表示:「總統希望把美國的需求放在首位,無論是從國家安全還是經濟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意。」
盧特尼克稍早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採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可能成為英特爾的最大股東,但不會因此取得英特爾治理權。過去,美國曾入股部分公司,以便在經濟動盪和不確定時期提供資金並增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