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9日,烏軍在頓內次克城鎮巴赫姆特作戰。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丁本月15日與美國總統川普在阿拉斯加舉行峰會,媒體報導普丁提出的停火條件包括烏克蘭放棄整個頓巴斯地區(即烏東兩州),《紐約時報》指接管烏克蘭這個傳統俄語區一直是普丁對此戰的領土、政治訴求之首,《衛報》指雖然頓巴斯常被視為與俄國更親近,不過幾名受訪民眾表示放棄領土換和平太愚蠢,若當真割讓,他們也得逃離俄羅斯治下。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15日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進行4年多來首次美俄峰會,媒體稱普丁開出了對烏克蘭停火條件,包括烏克蘭放棄整個頓巴斯地區(Donbass,包括頓內次克、盧甘斯克2州)、放棄加入北約(NATO)、保持中立、且禁西方軍隊進駐烏克蘭。
2025年1月10日,烏軍在頓內次克城鎮察蘇夫雅作戰。美聯社
《紐約時報》
報導,據跟蹤戰事的烏克蘭組織DeepState的數據,俄羅斯軍隊和親俄分裂分子已控制了頓巴斯地區約87%面積。烏克蘭控制約6700平方公里土地,約20多萬居民。如果不停火,頓巴斯的戰火幾乎肯定將持續到明年,代價再有數萬人死亡。
《
衛報》最近走訪頓內次克的克拉莫托斯克(Kramatorsk)、斯拉夫揚斯克(Sloviansk),以及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的巴甫洛格勒(Pavlohrad)等城市,訪問民眾對於交出土地換停火、換和平的意見。
2025年3月16日,烏軍在頓內次克城鎮察蘇夫雅作戰。美聯社
克拉莫托斯克距離前線最近的地方約20公里,不時會聽到空襲警報,但當地街上還算繁榮熱鬧,城市也未遭嚴重破壞,民眾對警報無甚反應,他們告訴記者,警報響起通常是飛彈飛越上空,不用緊張,當真攻擊城市時,警報很少響起,無從預防。
《衛報》訪問當地開設糕點店「甜蜜咖啡屋」的謝列佐娃(Kateryna Seledtsova),她說愈來愈多士兵進駐改變了克拉莫托斯克的人口結構,愈來愈多男性人口使得她改變販賣品項,減少繁複的西點: 「男人喜歡簡單點的食物。」她也說無論烤什麼,每天都售罄。
2024年11月11日,激烈交戰後的頓內次克城鎮察蘇夫雅幾成廢墟。美聯社
被問到烏克蘭交出頓巴斯換取和平,謝列佐娃說:「愚蠢之舉。男人一直在這裡挖戰壕,(交出土地)所有這些防禦工事都白費?我不相信會發生這種事,這太愚蠢了。」如果放棄頓巴斯能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呢?她似乎有些猶豫,她說自己生長於此,「撤離會有很多問題,比如我們不可能隨便去烏克蘭其他地方買房或租房,我們沒錢。」
據她所知,很多逃亡的人棲身幼稚園、學校等地,「他們甚至沒錢買藥」,她懷疑烏克蘭政府在資源有限下如何徹離目前還在頓巴斯的人,如果留下在俄羅斯治下呢?她笑著說:「我永遠不會在那些XX手下工作。不會,絕對不會。」
2023年3月22日,一名在頓內次克受傷的烏軍被撤往後方。美聯社
克拉莫托斯克北邊的斯拉夫揚斯克(Sloviansk),兩位奶奶瓦倫蒂娜(Valentyna)和葉蓮娜(Yelena)帶著5、6歲的孫子在公園玩耍,老人家對戰事非常憂心,對於放棄土地並不堅決反對:「我們希望戰爭停止。」只是她說一但放棄土地,她也必須逃離當地。
斯拉夫揚斯克的市場一位賣葡萄的婦人瓦倫蒂娜(Valentyna)則說:「我們應該繼續戰鬥,為土地而戰。這是烏克蘭的土地。」
2023年9月16日,烏軍在頓內次克城鎮安德里伊夫卡作戰。美聯社
在東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巴甫洛格勒(Pavlohrad),難民中心負責人馬卡洛娃(Kateryna Makarova)說,之前2個月前每天約200人到此報到,但隨俄羅斯攻勢加劇,「過去2週每天350至450人」,難民中心一面搶搭設帳棚給湧入難民,一面規劃制定大量人口撤離計畫,馬卡洛娃說克拉莫托斯克、斯拉夫揚斯克都有大量人口,「如果這些地方需要撤離,將會有大量人湧入。我們需要了解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應對。」
結婚46年的夫婦塞爾希(Serhii)和納迪亞(Nadiya)在難民中心等待有志工可開車載他們一程,與住在他處的女兒會合,他們身邊放著10多個塑膠袋,是他僅剩的財產,夫妻看來平靜,儘管塞爾希承認有服用藥物緩解壓力。
夫妻並非頓內次克人,本住在梅若瓦(Mezhova),因俄羅斯轟炸而逃離。塞爾希對《衛報》說:「他們(俄羅斯人)都說我們是兄弟;如果我有這樣的兄弟,我會改姓。我不需要這樣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