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印度總理莫迪、俄羅斯總統普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齊聚俄羅斯喀山市,出席金磚國家峰會。路透社
中國下週三(9/3)將在北京舉行的抗日紀念暨大閱兵備受矚目,不過大多數受邀觀禮的元首本週末已抵達天津,將出席週日(8/31)起為期兩天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包括正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的強人普丁、全球最大民主國家領導人莫迪都將與會。
這是中國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SCO)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峰會,讓北京有機會扮演全球領袖的角色,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出席更備受矚目,因為他缺席去年在哈薩克舉辦的峰會,且長達七年未曾訪問中國。
分析家指出,讓莫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係回溫的推手,正是對印度產品祭出50%關稅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什麼是「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成立於2001年,創始成員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和烏茲別克,主要聚焦區域安全合作。印度、巴基斯坦於2017年加入;伊朗、白俄羅斯則在2023、24年先後加入。
這幾個成員國治理全球約40%的人口,且掌控著龐大的全球能源儲備。
上合組織成立時號稱要共享情報,打擊「三股惡勢力」,包括「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該組織也呼籲建立「公正」的國際秩序,亦即一個不由單一強權(美國)及其盟友主導的體系。
曾任拜登(Joe Biden)政府國家安全會議中國事務主任的杜如松(Rush Doshi)在《長期博弈》(The Long Game)一書指出,中國創立上合組織的真正目的,是要先發制人削弱美國在中亞的勢力,奠定中國在周邊地區建立秩序的基礎。
在伊朗、白俄羅斯加入後,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中俄要將上合組織更明確推向「反西方」,也是中、俄、伊朗三方關係日益緊密的表現,引起華府擔憂。
上合組織的實際功能?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引述上海外交事務專家沈丁立指出,上合組織的使命定位、成員國彼此之間和對外衝突的問題若不解決,「這個組織就只是個展示平台」。
上合組織經常呼籲「避免以陣營化、意識形態化或對抗性的方法」應對安全威脅,但歷屆峰會均未曾發表過提及烏克蘭戰爭的聯合聲明。
印度與巴基斯坦今年爆發衝突,上合組織也幾乎沒有發揮調停作用。
不過,美軍今年6月針對伊朗核設施大舉空襲後,上合組織則發表聲明「強烈譴責」。
出席峰會的領袖有哪些?中國外交部稱,共有23國領導人及10位國際組織負責入將出席峰會,是歷來規模最大。
除成員國領袖外,上合組織的16個官方夥伴國及觀察員國家,包含柬埔寨、埃及、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卡達、科威特,以及北約成員國土耳其等都將派出代表團。
中國還邀請了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等國領袖。
受邀出席的國際組織負責人,則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上合組織秘書長等人。
峰會主要看點美國總統川普執政後,與部分國家產生的摩擦及不確定性,將成為此次會議的重要背景。觀察人士預期,習近平在峰會上勢將明示或暗示此事。
《
日經亞洲》指出,這場峰會讓中國有機會展示在亞洲的經濟影響力,以及對「新世界秩序」的願景。這一切的背景是中國國內經濟放緩,且面臨與美國的貿易緊張,以及西方國家對其中國輸出過剩產能的普遍反彈。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川普因印度進口俄羅斯石油而課徵極高關稅,而印度並未因此停止採購俄油,因而成為中國重要的外交目標。
位於布魯塞爾的歐洲亞洲研究所(European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高級研究員張俊華(譯音,Junhua Zhang)表示:「川普實際上把莫迪和習近平推到一起。」
他指出,這次是中國主動向印度提出加強經濟合作的建議,與以往不同,而對印度來說,「抓住這個機會也很重要」,因為中國擁有印度亟需的先進技術。
中印自2020年爆發邊界衝突以來持續緊張。新冠疫情後,兩國始終未恢復直航班機,直到今年8月中旬兩國外長會晤時,才同意盡早恢復直航。印度還禁用數十款中國應用程式,並加強對外資審查,並與日本和澳洲建立更緊密的合作,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雖然邊境問題數十年來一直是摩擦根源,但中印最近同意重啟邊境貿易站。官員表示,恢復直航將是改善雙邊關係的另一象徵。
張俊華指出,中國應該不會對印度做出重大讓步,但若能長期加強經濟關係,將為中國產品打開龐大的消費市場。印度人口已於2023年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對基礎設施和工業發展有巨大需求。
分析人士認為,莫迪這次親自參與上合組織峰會意義重大。印度智庫「維維卡納達國際基金會」(Vivekananda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副研究員甘地(Prerna Gandhi)表示,從區域角度看,印度決定重新積極參與,反映了「重新轉向歐亞」的調整方向
甘地也指出,習近平與莫迪的雙邊會晤「最受矚目」,繼去年兩人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峰會上會談之後,將是「恢復正常外交互動的重要信號」。
她也表示,印度不太可能因外部壓力而放棄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已計劃在年底前訪問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