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尚比亞的重要水源卡富埃河。翻攝自維基百科
非洲內陸國家尚比亞2月發生尾礦壩潰決事故,數千萬公升的高酸性物質流入河道,不僅導致魚類、農作物大規模受損,附近居民更出現血尿、胸悶等症狀。為此,當地農民對涉事的中資公司提起索賠800億美元的訴訟,要求他們為這場「生態災難」負責。
尚比亞北部的銅帶省是該國主要礦業中心,中國企業在當地開採銅礦產業居主導地位。今年2月18日,一座由中國有色礦業子公司擁有的銅礦場發生尾礦壩潰決事故,釋放約5000萬公升含酸性及劇毒的廢料,嚴重汙染當地重要水源卡富埃河(Kafue River)的生態系統。
事隔半年多,憤怒的176名農民代表向尚比亞高等法院提交文件,對中色非洲礦業與尚比亞謙比希溼法冶煉等2間中國國有企業的子公司提起訴訟。他們表示,此次洩漏影響銅礦開採區約30萬戶家庭,指控尾礦壩潰決涉及施工缺陷與營運管理不善等因素。
對此,擁有礦場的尚比亞謙比希溼法冶煉公司在3日聲稱,相關洩漏在發現後數小時內就得到迅速控制。但根據法庭文件顯示,農民是在尾礦壩潰決數天後才得知水質劇毒的消息,多數村莊的水井亦受到汙染,不僅魚類「大量死亡」、農作物被迫全數焚毀,居民還出現血尿、胸悶等各種症狀。
農民要求這2間中資公司向尚比亞政府管理的帳戶匯入800億美元,當作是環境賠償和全額補償等款項的擔保。同時,還應設立一個2000萬美元的急難基金,未受災民眾提供立即和緊急的援助,並進行全面的健康和環境評估。
美國大使館上月也發布健康警報,對該地區「水和土地普遍受到汙染」表示擔憂,下令工作人員立即從位於銅帶省的尚比亞第二大城基特威(Kitwe)撤離。他們也擔心,洩漏的汙染物可能透過空氣傳播,「如果吸入,會對健康構成威脅。」
然而,尚比亞政府發言人姆維特瓦(Cornelius Mweetwa)聲稱,此次事故對公共衛生不再造成任何重大影響,強調「目前沒有必要按下『恐慌按鈕』來驚動全國和國際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