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在蘇格蘭達成貿易協議。美聯社
美國與歐盟此前達成貿易協議,大多數歐盟商品的基準稅率被定為15%,但德國智庫研究發現,過去15年來,美國對歐盟進口產品的依賴程度超出普遍預期,總額和數量均超過中國,顯示美國若對歐盟繼續提高關稅,他們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路透社引述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數字顯示,過去15年,美國對歐盟進口的依賴程度顯著提升,其至少50%的進口商品來自歐盟,產品類別數從2010年的2600多個增加到去年的3100多個。
研究結果指出,上述商品包含化學產品、電器、機械和設備,進口總值達到2870億美元(約8.6兆台幣),幾乎是2010年的2.5倍。相較之下,去年美國從中國進口2925種此類產品,總值達2470億美元。
德國經濟研究所指出,美國對中國的依賴隨著時間推移而顯著下降,這顯然是一個去風險化(de-risking)的過程,而美國從歐盟進口比重一直很高的產品,短期內可能難以取代。如果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歐盟還有最後手段,即針對美國經濟的關鍵產品實施出口管制。
該報告的共同作者、IW經濟學家蘇丹(Samina Sultan)表示,雖然僅憑貿易數字無法完全反映上述商品對美國買家的重要性,但這項研究「可以用來向美國人表明,如果他們繼續提高關稅,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7月底在蘇格蘭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談後宣布,雙邊已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向美國輸出產品的關稅降至15%,並同意向美國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能源,另外再加碼投資6000億美元。大多數歐盟出口產品則將面臨美國課以15%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