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民記者張展是金融學碩士,曾有律師資格。她已二度遭判「尋釁滋事罪」遭判刑四年。翻攝網路
中國公民記者張展二度被控「尋釁滋事罪」,上週五(9/19)再遭判刑4年。她過去也曾因同一罪行遭判刑4年,原因是在新冠疫情(Covid-19)爆發初期前往武漢,發布當地第一手報導,如今則是因為聲援另一名維權人士而再陷囹圄。
法廣報導,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發言人勞倫斯(Jeremy Laurence)發表聲明,關注張展第二次被控「尋釁滋事」罪和獨立人權觀察者未被允許旁聽該案審訊。聲明稱,已留意到張展被判刑四年的消息,以及她因社群媒體的言論而遭起訴,對於含糊指控及審判過程感到憂慮。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Volker Türk)曾多次就「尋釁滋事」罪名向中國當局表達嚴重關切,認為該罪名的表述過於寬泛,適用範圍極廣,可能被用於對付行使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權利的人士,與中國的國際人權義務不符。他呼籲廢除「尋釁滋事」罪,並立即暫停以此罪提出檢控。
中國知名記者高瑜則在X平台發文,認為張展二度被判入獄反映中國在經濟下滑與高失業率下,加劇對維權活動的打壓,以及對言論自由的進一步收緊,導致冤案丶錯案增加。她呼籲外界關注張展和所有被打壓的中國維權人士。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亞太區倡議專員白奧蘭(Aleksandra Bielakowska)上週六在聲明中說:「張展應該備受全球讚譽,被視為「訊息英雄」,而不是被關在殘酷的牢獄環境中。她所受的痛苦和迫害必須結束。」
聲明呼籲國際外交界向北京施加壓力,要求立即釋放張展。
現年42歲的張展,2020年2月赴已封城的武漢察看當地疫情爆發狀況,在社群媒體發布醫院擁擠、街道空蕩的畫面,與官方宣稱的情況迥異。她同年5月被捕,之後遭判「尋釁滋事罪」成立,刑期四年。她當時的律師任全牛表示,張展認為自己「因行使言論自由而遭到迫害」。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法院文件,張展當年在被捕一個月後開始絕食,律師稱當局對她綁住雙手、強行插管灌食。
她在2024年5月刑滿出獄,同年8月又被捕,再度被控「尋釁滋事罪」。被關押超過一年後,直到上週五才傳出在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開庭。法新社報導,有7名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外交官申請旁聽被拒,理由是他們提交的文件不齊全。
根據網上流傳的張展量刑建議書,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針對張展列出的罪狀為:「利用信息網絡(資訊網路)辱罵他人」,「編造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
RSF指出,週五的判刑與張展揭露中國人權侵害有關。她的前律師任全牛則在社群平台X發文指出,新罪名源自張展在海外網站上的言論,不應視為有罪。中國當局從未公開說明張展被判有罪的具體罪證。
中國新聞自由排名178總部位於紐約的保護記者委員會(CPJ)亞太區主任馬麗怡(Beh Lih Yi)表示,這是張展第二次因「毫無根據」的罪名而受審,「完全是對其新聞工作的公然迫害」,「中國當局必須結束對張展的任意拘押,撤銷所有指控,並立即釋放她」。
無國界記者表示,中國是全球關押記者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至少有124名新聞工作者在押。根據無國界記者發布的
2025年新聞自由指數,中國在18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78,台灣則是第24名。
在張展最新判決的一週前,中國最高立法機關通過一項法案,允許民眾直接上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加快應急反應流程,而不必再經由政府的層層匯報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