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位於北京辦公室,圖為2021年8月9日。路透社
中國科技巨頭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陸續被網信辦約談,旗下新聞資訊產品的熱搜熱榜業務被指存在問題並受到處置處罰措施。中共黨媒人民日報表示,熱搜榜影響認知,帶動情緒,必須講導向。
人民日報日前發表題為「熱搜熱榜,不能失真跑偏」的評論文章。
文章稱,中國網路平台的有些熱搜根本是騙人。有的是花錢「砸」出來的,表面是熱點,背後是生意;有的是為了流量「刷」出來的,根本不講規則;還有的熱搜裡全是「小作文」,捕風捉影、製造訊息繭房。
文章並認為,熱搜熱榜不僅是訊息過濾器,還是塑造認知、影響人心的重要窗口,具有輿論基礎設施屬性,理應旗幟鮮明講導向。
文章表示,一些商業平台受利益驅動,信奉「流量至上」,什麼吸睛就推什麼上榜,明星網紅八卦刷屏、放大政策爭議歪解、惡性案件細節鋪陳,種種導向偏差,不僅誤導公眾,而且妨礙政策實施、侵蝕主流價值觀念。
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微信公眾號「俠客島」26日也發布「這些互聯網大廠為何集體被約談」一文,介紹中國家網信辦指導上海、北京、廣東等地網信辦,對幾家主要網路平台採取約談、責令限期改正等處置處罰措施。
文章表示,網信部門通報的處罰原因很清楚,都是「熱搜」、「主榜」內容出問題。小紅書、微博、快手是因為在熱搜榜單主榜,高位、頻繁呈現大量炒作明星個人動態和瑣事類詞條;阿里巴巴旗下的UC平台,是在熱搜主榜「扎堆呈現極端敏感惡性案事件詞條等非權威部門、權威媒體發布的信(訊)息」;至於字節跳動旗下的今日頭條,則是「在熱搜榜單主榜呈現不良信息內容,還在落地頁面置頂呈現相關話題」。
目前,這些涉事平台已發聲回應,稱將落實監管要求、成立整改專項工作組、推進熱搜榜單生態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