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韓中再對峙!中方在黃海爭議海域阻撓韓國調查船 重施「灰色地帶」故技

    2025-10-29 09:39 / 作者 李寧怡
    中國在黃海爭議海域構築的「深藍1號」,宣稱是鮭魚養殖設施。翻攝微博
    美國智庫發布報告,南韓調查船9月底前往黃海查看中國擅自設置的大型鋼構物時,遭中國海警攔阻,試圖限制韓方船隻航行自由,雙方發生對峙。中國近期接連在黃海設置鋼構物,導致兩國緊張局勢升級,這是雙方船隻時隔七個月再次對峙。

    《朝鮮日報》、韓聯社報導,根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週一(10/27)發布的報告,9月24日,南韓海洋水產部所屬的海洋調查船「全世界號」進入黃海的韓中暫定措施水域(PMZ)。

    約6小時後,一艘中國海警所屬艦艇靠近韓方調查船;之後,又有兩艘中國海警艦艇自青島趕來,南韓海洋警察廳艦艇也來到該水域支持「全世界號」。

    「韓中暫定措施水域」劃設於2000年,當時韓中為解決漁業糾紛而簽署《韓中漁業協定》,將兩國200浬專屬經濟區的重疊海域劃為暫定措施水域。但中國在2018年、2024年分別在該海域建置「深藍1號」和「深藍2號」大型鋼構物,宣稱是養殖大西洋鮭魚的設施,2022年也建造類似石油鑽井設備的構造物,宣稱是管理設施。

    CSIS分析海洋資訊公司「Starboard」的自動識別系統(AIS)資料,發現「全世界號」與南韓海警艦艇25日試圖靠近查看「深藍1號」和「深藍2號」,但兩艘中國海警艦艇立刻從兩側包圍「全世界號」。

    報告稱,兩艘中國海警艦艇尾隨跟蹤「全世界號」與南韓海警艦艇長達15小時,直到兩船駛離暫定措施水域才停止。當時雙方船隻最近距離僅約3公里。

    CSIS指出,中國試圖在暫定措施水域內限制南韓船隻航行,顯然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該公約保障所有外國船隻在各國專屬經濟區(EEZ)內的航行自由。

    至於中國出動海警巡邏暫定措施水域的邊界,又追蹤南韓政府船隻及調查船,CSIS認為雖未違反兩國協定或上述《公約》,但與中國在南海、東海強化爭議海域控制權所使用的「灰色地帶」戰略相似。

    CSIS指出,在這起事件中,中國雖避免武力衝突,但持續彰顯海警存在感,是有意主張並強化對暫定措施水域的實際控制權。

    CSIS表示,這次事件與今年2月發生的對峙情況類似,「中國採取的模式是在爭議海域單方面設置海洋構築物,刻意在其周邊彰顯存在感,並持續進行監視活動。」

    中國在黃海暫定措施水域接連建設大型構造物,輿論質疑中國是為了擴大在黃海的影響力,且藉此製造主張佔領權的依據。南韓政府也多次對此向中國表示擔憂。

    2月26日,「全世界號」也曾前往查看中國的鋼鐵構築物,中國亦出動海警阻攔,當時也發生兩國海警對峙的事件。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