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三星恐面臨半世紀首次罷工 工會等不到李在鎔出面:知道晶片廠停工1秒會怎樣?

    2023-05-24 14:17 / 作者 李寧怡
    三星電子位於平澤市的晶片廠。路透社
    南韓三星電子工會因不滿加薪幅度過低,本月初要求會長李在鎔出面坐上談判桌,否則將推動公司成立半世紀來首次罷工。三星正值半導體部門虧損破紀錄的敏感時刻,如今又陷入員工可能罷工的窘境,但專家指出,由於三星太晚放行工會成立,現在正面臨遲來的陣痛期,要協調解決員工各種需求並不容易。

    《金融時報》報導,位在京畿道華城市總部的研發中心通常很安靜,近日卻常有透過大聲公傳來的呼喊聲,是工會會員敦促同事加入罷工。由於工會要求加薪6%,但三星只願給接近通膨漲幅的4%,三星電子全國工會(National Samsung Electronics Union)已揚言,除非李在鎔出面談判,否則會發起會員表決是否罷工。

    三星電子成立於1969年,但遲至2020年才正式承認工會的存在。工會副主席孫宇模(譯音,Son Woo-mok)表示:「我們只要求公司以符合它全球性地位的方式來對待勞工。」

    然而三星目前正面臨另一個關鍵時刻。受到全球晶片需求疲軟與美中科技戰影響,三星半導體部門今年首季虧損達破紀錄的34億美元;對於以往對勞工運動態度強硬的三星來說,此時面臨罷工威脅,實在是全新挑戰。

    專家:三星應對工會經驗不足

    首爾勞工專家白求實(譯音,Bae Kyu-shik)指出,三星太晚才經歷應對工會的顛簸過程,目前「正處於十字路口」。由於缺乏與工會運動人士交手的經歷,要有效而微妙的應對各種勞工需求,實非易事。

    投資人也密切關注三星工會的動向。APG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顧問朴劉慶(譯音,Park Yoo-kyung)指出,該公司作為長期股東「非常關切」,因為三星對於管理勞資關係「相對缺乏經驗」。他表示,罷工「對任何人都不是雙贏局面」,特別是在當前的艱困時刻。

    三星陷入勞資僵局的大背景,則是南韓總統尹錫悅上台後對產業工會的打壓。立場保守、曾任檢察總長的尹錫悅曾以「骨子裡壞透了」形容立場強硬的「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還鼓勵各地方官員與檢察官全面檢視非法工會活動。南韓工會則以多次上街示威作為回應。

    南韓各大企業工會向來以驍勇善鬥聞名,現代汽車就經常面臨員工因不滿薪資等勞動條件而發起的罷工。三星長達半世紀都拒絕承認員工成立的工會,創辦人李秉喆(李在鎔祖父)曾說,除非他死了,否則絕不承認工會的存在。

    直到2019年,左傾總統文在寅執政期間,檢方指控三星企圖讓工會解散,以減薪要脅參與工會運作的員工,就連對工會友善的外包商都因此遭解約。在多名主管被控破壞工會罪名成立後,該公司才開始重建勞資關係。

    自此,三星全國工會人數大幅成長,四年間從3人暴增至1萬人,佔12萬南韓員工的9%。不過南韓大型財閥企業中,加入工會組織的勞工比例仍然只有46%。

    三星全國工會會員涵蓋工程師、研究人員與生產線勞工,他們要求更高的待遇與更多假期。雖然三星向來被認為是南韓福利最佳的企業之一,但部分部門的薪資落後SK集團。

    工會:三星還應改善企業文化

    今年以來,三星全國工會已與公司高管開了20多次會,但對加薪幅度仍難達成共識,因此工會要求李在鎔出面協商。工會副主席孫宇模說:「最高階主管缺席談判桌,表示他們並未真的承認我們是談判對手。」

    孫宇模表示,若李在鎔持續拒絕和工會接觸,工會將設下期限,「我們已經很耐心地等待他回應了,如果真的罷工,對全國經濟和全球供應鏈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他強調:「你知道一座晶片廠停工1秒鐘,會發生什麼事嗎?」一座晶片廠要重啟運作的過程非常漫長。

    工會成員還抱怨三星用恐懼來驅動員工的嚴厲文化,而且員工「內部競爭太激烈」;他們也要求提升環境安全。三星2018年曾補償暴露於有害化學品的晶片廠員工,該公司表示已大幅投資於改善安全措施。

    三星表示,將持續與工會溝通,努力達成協議。該公司聲明說:「本公司保障員工組建、加入工會及集體協商的權利,尊重合法工會活動。」

    不過,三星過去反對工會的名聲仍讓許多員工不願加入工會。30多歲的李姓行銷人員說:「我們需要工會發聲,但我不想加入,因為可能降低我外派或升遷的機會。」

    Leaders Index研究部門主任朴朱均(譯音,Park Ju-geun)指出,三星以績效作為獎酬標準的文化,很容易導致勞工衝突,但他認為積習難改,「三星現在對待工會的方式,與以往的做法相去不遠」,「但它不能再繼續忽視工會,因為工會人數增長,力量也越來越強大」。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