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國際太空站內的微重力環境下所產生的囊胚。翻攝山梨大學
日本山梨大學與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理化學研究所等研究團隊,於28日發表,世界上首次成功在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讓老鼠胚胎成長的
消息。展現了即使在微重力下,仍對於胚胎沒有影響,也有可能能在太空繁殖哺乳類的成果。
根據《時事通信社》報導,伴隨人類前往太空拓展,重力是否對生殖有所影響也引發外界關注。在微重力(0G)環境中,雖有將鱂魚和蠑螈孵化的案例,但讓老鼠等哺乳類交配等卻很困難,幾乎未有過生殖實驗。
山梨大學教授若山照彥等人,開發了一種實驗器具,讓太空人能輕鬆處理老鼠的早期胚胎。總共720個冷凍的老鼠二細胞期胚胎被送往國際太空站。
送來的胚胎由長期停留於太空站的星出彰彥解凍後,使用了位在日本實驗艙組「希望號」,能產生重力(1G)的裝置和維持0G的裝置,各360個,每個培養4天。
透過福馬林固定後,透過返回船返回地球。在地球的地面上也進行了類似的實驗並進行了比較。結果,地面確認的胚胎有超過60%成長為囊胚。在太空中,1G成長率為29.5%,0G 成長率為 23.6%。
在囊胚階段,細胞首次分化為後來成為胎兒的細胞 (ICM),以及成為胎盤的細胞(TE)。結果發現,0G下生長的囊胚的分化、DNA損傷率和基因表現與1G或地上生長的囊胚沒有差異。
另一方面,在仔細觀察的0G下的12個囊胚中,ICM被分成3個位置中的2個位置。通常它們聚集在一處,分開的話有可能形成同卵雙胞胎。
若山照彥表示,「我們現在知道,即使在0G下,囊胚也能正常發育。就哺乳類動物而言,我們未來必須研究它們是否著床與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