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德國進入無核時代 仍有1900桶高放射性核廢料待處理

    2023-04-15 17:26 / 作者 韓政燕 / 資深記者
    德國民眾15日在柏林抗議關閉最後三座核反應爐。路透社
    德國預定週六(4/15)午夜以前,關閉境內最後三座核反應爐,為長達60年、引爆歐洲最激烈抗爭活動的核電計畫劃下句點。這三座反應爐原定去年關閉,但因烏克蘭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延至今年。而德國進入無核時代後,仍有1900桶高放射性的核廢料有待處理。

    德國民眾15日在柏林抗議關閉最後三座核反應爐。路透社


    德國政府計畫在2035年以前全面使用再生能源發電。按照計畫,境內最後三座反應爐「伊薩2號」(Isar 2)、「埃姆斯蘭」(Emsland)和內卡維斯特海姆2號(Neckarwestheim 2)自週六午夜起永久關閉。

    德國政府過去多年針對核電一直抱持迴避態度,直到日本2011發生福島核災後,才明確表達廢核決心。未料去年俄國入侵烏克蘭,導致德國暫停進口俄國的化石燃料,原定去年執行關閉最後三座核反應爐的計畫延至今年。當時能源價格高漲,全球都陷入能源短缺的恐慌,不過德國現在對天然氣供應和發展再生能源又重拾信心。

    德國高峰期曾有逾3成以上電力來自核電
    德國的商業核能發電始於1961年第一座卡爾(Kahl)核電廠開始服役。當時政客積極推動核電,但是不少企業都抱持質疑態度。在早期,有7家企業加入核能發電,而1970年代爆發的石油危機,也有助於民眾接受核電。

    德國核技術工業團體KernD發言人溫德勒(Nicolas Wendler)向路透社表示,為了避免傷害煤業,核能的發展一直受到限制。不過直到1990年代,在東德和西德統一後,全德國有超過3分之1的電力都來自核能。

    到了2000年代,包括1970年代反核運動出身的綠黨在內的聯合政府開始引進新法,希望能在2021年以前關閉所有核電廠。

    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保守派政府對此態度搖擺不定,直到日本福島核災後才確定方向。

    梅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黨的前國會議員瓦茲(Arnold Vaatz)表示,當初說要廢核是要影響巴登符騰堡邦(Baden-Wurttemberg)的選舉,當時綠黨在選舉中炒作廢核議題,「我會把這(廢核)稱為這個黨自1941年以來最大愚蠢的經濟決策,我至今仍這麼認為」。

    根據德國經濟部,最後三座核反應爐在今年前3個月只供應全國約5%的電力。去年德國發電中,只有6%來自核電,相較之下,有44%來自再生能源。

    不過根據本週稍早由德國民調機構佛爾沙研究中心(Forsa Institute)進行的民調顯示,目前約有2/3的德國民眾希望能延長核電廠的壽命,或是讓舊的核電廠重新發電,只有28%民眾支持廢核。

    官員坦承:需60年分解儲存核廢料
    佛爾沙研究中心分析馬圖舍克(Peter Matuschek)表示,「這當然有很大部分是因為擔心供電的狀況根本不穩定」。

    政府保證,廢核後供電無虞,會繼續出口電力,強調天然氣儲備量居高、在北部沿海興建液態天然氣站,以及擴大發展再生能源。

    但仍有擁核人士認為,德國如果想要在2045年以前淘汰所有的生化燃料,全面不會製造溫室氣體,到時風電和太陽能無法完全供應需求,還是得重新使用核電。擁核非營利團體Nuklearia負責人克魯特(Rainer Klute)表示,「淘汰核電,德國將會投入煤和天然氣,因為風吹和太陽照射不總是足夠」。

    隨著無核時代來臨,德國必須在2031年以前找到一個永久的儲存點,存放1900桶高放射性的核廢料。核廢料處理安全聯邦辦公室官員表示柯尼格(Wolfram Koenig)表示,「我們至少需要60年分解並長期安全存放這些殘餘物」。

    政府也承認,由於法國和瑞士仍重度依賴核電,所以核安的問題依然存在。德國放射線保護局局長博利尼(Inge Paulini)表示,「核輻射不會在邊境停止」,強調在距離德國邊境100公里範圍內,鄰國至少還擁有7座核電廠。
    韓政燕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