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題報導《美意蒙塵:變調的公共藝術》獲得第23屆卓越新聞獎「藝術與文化新聞獎」,撰寫記者洪敏隆發表感言。翻攝卓越新聞獎基金會Youtube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今天(11/19)舉行第23屆「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太報《變調的公共藝術》專題從30件入圍作品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本屆「不分媒體類別-藝術與文化新聞獎」。專題作者洪敏隆致詞說,這個作品得獎固然是很高興,但他更開心的是促使文化部大翻修,對於公共藝術制度進行大修法,希望未來能持續秉持媒體監督的角色,讓公共藝術更加多元美好。
第23屆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於今天下午在誠品生活松菸店表演廳舉行,先頒發2024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給「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執行長何榮幸,之後逐一揭曉本屆「卓越新聞獎」17個專業獎項名單,太報《變調的公共藝術》專題榮獲「不分媒體類別-藝術與文化新聞獎」,主辦單位特別讚許專題採訪周全、舉證詳實,揭露公共藝術一條龍生態鏈以及採購浮濫的亂象,並促成改變。
《變調的公共藝術》專題作者、太報專題組長洪敏隆致詞時,首先謝謝主辦單位及評審,並感謝公司及總編郭淑媛的支持。他談到當初做專題的發想是因為台北捷運中山站在做線形公園的改造,當時因為要拆除30年前日新國小所做的公共藝術,校友發起連署,讓他關注到過去捷運紅線、藍線開通時,很多公共藝術成為台北的文化特色,因此開始逐一去看當時藝術作品現在呈現的情況。
太報《變調的公共藝術》專題封面
洪敏隆說,後來他的確發現,一個台灣公共建築很大問題,就是「重建設、輕維護」,當初大肆宣揚、覺得驕傲的公共藝術作品,都已經有點殘破不堪,甚至已經無法跟民眾接觸、互動。
他認為,「公共藝術」就字面來說就是公共性與藝術性,公共性是要讓民眾能接觸,這也是為什麼政府要推動所謂百分之一的公共建設經費要做公共藝術,但卻發現量提升了,質卻不見得,甚至很多公共藝術在網路上被訕笑是個笑話。
洪敏隆指出,進一步追蹤後發現,公共藝術的作品花了這麼多預算,但地方卻沒有培養藝術行政的人才,所以就淪為代辦的制度,超過5成、6成都委由代辦,甚至衍生出綁標,追蹤後還發現有弊案的問題。
洪敏隆強調,這個作品得獎固然是很高興,但他更開心的是促使文化部大翻修,對於公共藝術制度進行大修法,「當然對於記者來說這樣都還是不夠,我們還是會秉持監督的角色,希望我們的公共藝術能夠多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