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14日至18日於新竹清大舉行。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FB
第65屆全國中小學科展成果日前在清華大學展出,有網友驚奇AI廣泛運用程度,甚至有名高中生在研究1.5奈米GAA技術,他不禁驚嘆:「我看他不用唸大學,現在就可以去台積電RD部門報到了,」不過,他對此抱持觀望態度,「我比較懷疑他爸媽可能是台積電的研發部門,有些數據我不認為可以從期刊拿得到。」
一名網友19日晚間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己去清大看科展,發現很多題目已經開始應用到AI,有些中小學生的題目已經讓他感覺自己孤陋寡聞、望塵莫及。
這名網友分享,在科展上看到一名曾教過的學生運用AI預報天氣,已經代表新竹市拿到地球科學組全國第三名,更驚訝的是還有一名北部高中名校學生的題目居然是做1.5nm GAA optimization,「我看他不用唸大學,現在就可以去台積電RD部門報到了。」且台積電目前量產的最新技術是三奈米,「GAA是用在兩奈米。」
不過,網友在留言區提出質疑,其實自己看到高中生的1.5奈米研究時嚇一跳,而且攤位前面已經有一個博士在批評了,說10年前科展這樣搞,10年後還是一樣,「我看這位同學如果拿這東西去甄試,被網友抓到鐵定要隕落。我比較懷疑他爸媽可能是台積電的研發部門,有些數據我不認為可以從期刊拿得到。」
而其他網友看到貼文後,提出不同看法,其中一人說認為,假使這名高中生跟大學教授合作,得到這份研究結果不不讓人意外,「我也是學TCAD模擬的,說個公道話,排除學生完全丟給實驗室學長姐做,這個確實可以在一個月內搞定。」
網友還補充,如果這份報告參加甄試,例如電機系,幾乎所有教授都會,「如果(學生)有誠實說自己沒有建model,只有負責跑sheet數量的模擬,感覺不會殞落,TCAD的難易度上下限差很大。」另外,這篇科展報告也沒有研發內部數據的問題,因為學生沒有說是用silicon data(實際做出來量出來的晶片)去建模的,「這個在軟體內的範例可能就可以直接用了。」
另有人解釋,「這些GAA的參數其實參考IRDS road map都有喔~」、「這些不是實際真的用來參考的參數,只是有一個機構每年都會發表,未來電晶體可能採用的一些參數,不一定會在真實世界中完全一樣。」
這篇貼文也被轉貼到PTT論壇討論,「最後聽說只得到第三名,現在高中生實力真可怕,有沒有八卦?」、「實驗室早就能做到A以下了,奈米很大好嗎?能不能控制才是重點,科展就做展示而已」、「商業實用跟實驗完全是兩回事」、「simulation,不是製造啦」、「好猛的高中生」、「高中生這樣很有心」。
也有人認為「被評審問到時能答出東西來嗎?」、「科展是看出小孩背景的其中一項」、「家長的火力展示」、「教授或RD的小孩吧?爸媽幫忙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