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分享深吻10秒就會交換8千萬個細菌,不過他也提醒只要健康、做好接吻安全準備並無大礙。翻攝自黃軒FB
情侶間濃情密意的時候接吻是常見的事,但在醫學角度上接吻有可能成為重症疾病傳染媒介!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今(23日)說明,只要10秒法式接吻就可交萬8千萬個細菌,B肝病毒、疱疹病毒HSV-1、可能致胃癌的幽門螺旋桿菌,以及容易引起蛀牙的變形鏈球菌,另有研究提出「接吻病」,可能引起患者發燒、喉嚨痛等等,不過黃軒也安撫大家,只要注意6事項且身體健康,一般人不需過度憂慮。
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說明,接吻時會釋放的催產素,此時會感到歡愉,也可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18%。不過,根據研究,10秒「法式接吻」會導致伴侶間交換約8000萬個細菌,口腔微生物相似度在親密伴侶間可達34%,儘管多數微生物無害,但部分病原體可能透過唾液傳播。
另外,接吻是傳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的主要途徑,引發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患者會發燒、喉嚨痛、淋巴結腫大;接吻也可能為終生帶原「疱疹病毒HSV-1」,目前全球約37億人感染,提醒民眾病毒潛伏神經節,壓力大或免疫力下降時復發,嘴角水泡破潰時傳染力最強。
黃軒提到,與胃潰瘍、胃癌密切相關的幽門螺旋桿菌也會透過深度接吻傳播,「研究追蹤情侶發現,一方陽性者,伴侶感染率增加1.5倍!」另有研究發現,情侶之間,變形鏈球菌相似度有20%,意味著情侶接吻10秒後相互傳遞。B肝病毒也有可能隨著高風險深吻,伴隨微量血液傳播。
不過,黃軒呼籲,只要是正常健康的人們,接吻不容易致病,提醒人們應做到6大接吻安全行為:
1. 在口唇疱疹發作期避開接吻
2. 定期口腔檢查與幽門桿菌篩檢
3. 接吻前後使用含氟漱口水
4. 免疫低下者應減少深吻頻率
5. 親吻臉頰,替代嘴唇:包含親吻小嬰兒、小朋友
6. 以及接吻後30分鐘內避免揉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