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吃甜食也罹「糖尿病」 50歲工人每天吃「這1物」爆發血糖危機

    2025-05-12 17:21 / 作者 曹岡陽
    一名男工人不喝手搖飲料仍罹患糖尿病,恐因「爆糖地雷」釀禍。資料照片
    一般民眾通常認為「吃甜食」跟糖尿病有正相關,但醫師提醒,並非只有吃甜食,才會爆發血糖危機。李唐越醫師分享一個病例,一名50歲男性工人不吃甜食,但每天中午都吃2個便當,體重短期內突然掉了10公斤,趕緊就醫才發現罹患嚴重糖尿病。

    李唐越醫師近期發布影片表示,台灣每3個人就有1人的血糖過高,其中飲食就占了7成以上因素,原因是台灣人不自覺就把過多精緻澱粉吃下肚,再加上蔬菜和水果攝取不足,罹患糖尿病風險大增。

    李唐越影片中分享一個病例,50歲男性工人,長時間都是體力活,中午用餐很常會一次吃2個便當,主餐多半是控肉或雞腿。沒想到每天這樣吃,男工人不僅沒有變胖,在3個月內體重迅速掉了10公斤,妻子察覺有異,趕緊帶丈夫就醫,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1%,遠高於正常值上限的5.6%,空腹血糖值為260 mg/Dl(正常值應小於100mg/dl),確診為嚴重糖尿病。

    男工人得知大為震驚,更表示他對甜食或手搖飲料完全不碰,竟也罹患糖尿病;對此,李唐越解釋,長期食用過量米飯、麵食等精緻澱粉,也會促使血糖上升,上班族外食常見的便當、炒飯和炒麵等,多半高油、高鹽,澱粉多、蔬菜少,另外配菜若出現玉米、米血、地瓜等也屬於澱粉,若長期食用,等於每天外食吃了「爆糖地雷」。

    李唐越分析,男工人連吃2個便當還是容易餓,是因為高油、高澱粉的食物,無法傳達飽足感給大腦中樞,所以一段時間又會覺得餓,甚至會出現煩躁、疲倦、想睡覺的狀況。更提醒民眾,吃糖不一定在甜食裡面,調味醬、滷汁、加工食品、乳製品、飲料等,雖舌頭嘗起來不甜,但其實含有很多的糖,常吃也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曹岡陽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