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吃了冰箱這物….37週孕婦流產「驚覺家中藏毒」 醫示警「這些人」特別注意

    2025-05-27 15:34 / 作者 曹岡陽
    一位孕婦吃了冰箱冷藏的食品流產。示意圖。取自Grok3生成圖片
    夏日腳步逼近,民眾依賴冰箱需求大增。不少人一回到家,就會看看冰箱有什麼可以吃,不過就是這個小動作,就有可能把「毒」吃下肚。一名中國懷孕37週的孕婦就分享自己慘痛經歷,她只是吃了放在冰箱的生小黃瓜,以及開封後放冰箱三天的奶油,就感染李斯特菌感染,最終流產。醫師也提醒,李斯特菌是一種食源性致病菌,最常挑孕婦及嬰兒,因此要特別注意。

    根據中國媒體《江蘇新聞》報導,該孕婦表示,她某日吃了放在冰箱的生小黃瓜,以及開封放冰箱三天的奶油,該孕婦也表示自己飲食非常小心,「我孕期不吃剩菜剩飯,從冰箱裡拿出來的牛奶,也會加熱再喝,雞蛋也是全熟才吃。」

    中國媒體跟進報導此事,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樊益攀說明,李斯特菌病多發生於夏秋兩季,6至9月為發病高峰,冰箱是李斯特菌的溫床,「與其他菌的生物特性有點不一樣,在攝氏4度左右,李斯特菌依然能夠在冰箱裡面自由生長。」他說,這會導致大家產生一個誤會,就是食物放在冰箱冷藏,外觀沒有腐敗,但李斯特菌在這些食物上已經開始繁殖,被人體攝入之後,就容易導致發病。

    醫生也分析,李斯特菌感染後症狀不明顯,一般成人感染後通常會出現輕微的類似流感症狀,常見為發燒、噁心、關節疼痛。不過孕婦、嬰兒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後果可能會比較嚴重。另外,李斯特菌感染孕婦後,還能夠透過胎盤垂直感染胎兒,可能會導致發育的停止,最壞情況就是會導致流產。

    衛生福利部官網介紹中表示,李斯特菌症主要是經由食用遭汙染的食物而感染,於冷藏室的4℃條件下可持續生長繁殖,必須加熱至72°C以上才可殺死,相關注意事項包括:
    1.處理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污染。
    2.處理生食後須徹底洗淨雙手及器具。
    3.牛肉、豬肉、禽肉或魚肉等肉類應徹底煮熟。
    4.分切瓜果後應儘早食用,避免置於室溫超過4小時或冷藏超過保存期限。
    5.避免食用未經殺菌的生乳及其乳製品。
    6.對於易腐敗的食品(如:海鮮、禽及畜肉類等)以及即食性食品(如:分切的生鮮蔬果、涼拌蔬菜及肉類等),宜儘早食用完畢。
    7.高風險族群應避免食用低溫保存之肉醬、即食肉類加工品(如:熱狗、煙燻海鮮)、即食食品(如:先行製成並存放供人即食的生菜沙拉、三明治或壽司)、剩菜及未經殺菌程序的乳製品等;若要食用,請於食用前充分加熱。處理食物時,應避免熱狗等即食肉類加工品的汁液接觸到其他食品,並於處理後徹底洗淨雙手及器具。

    曹岡陽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