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拒絕沉默!基層醫師串聯逼退性騷大老 走出體制改革第一步

    2025-05-28 13:08 / 作者 游騰傑
    許多年輕醫師選擇透過匿名方式發聲,打破醫界沉默文化。工會提供
    針對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思原醫師遭指控性騷擾、卻長期未獲學會妥善回應的情況,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聯合多位婦產科醫師共同發聲,嘗試打破醫界內部根深蒂固的結構性沉默,此次串連為台灣醫界極少數由基層發起、直指內部倫理問題的倡議行動。工會指出,在各界關注與壓力下,陳理事長最終於5月27日於其個人臉書非公開頁面發布請辭聲明。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醫界向來封閉而階層分明,資深醫師長期掌握學會資源、醫院管理階層與專科醫師資格審查權限。這樣的權力分布,導致資淺的醫師即便察覺問題,也缺乏安全與有效的表達管道。此次工會號召並協助醫師匿名發聲,使年輕一輩得以在不暴露個人身分的情況下,表達對學會失能的不滿。各界公眾人物與媒體也持續發聲與追蹤,最終促使陳理事長於5月27日在個人臉書非公開頁面中表示「請辭」。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表示,事件有今天的發展來自醫師群體內部拒絕沉默、淪為幫兇的表態行動。新生代與中生代醫師不問派系、輩分,而是訴求專業倫理與社會信任。他們的發聲,彰顯醫界的自律與責任感,不論身分為住院醫師、醫學中心教授或學會理事長,只要背棄專業倫理、甚至犯法的行為,都不容互相包庇。醫師群體並不會接受、包庇傷害病人或同仁的違法行為,望能修補、加深醫病之間的信賴關係。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也擔心,陳理事長請辭退位,如同他去年中先後辭去在醫院和大學的職務,第一時間皆非來自各組織的要求。事實上,在陳理事長最初面對指控時,他定調此事為「造謠」,意圖以訟止謗,壓制公眾討論;同時,仍有多位醫界高層為其背書,強調其學術貢獻,輕忽其造成後輩的身心傷害。陳理事長在請辭文中的所謂「歉意」係為造成社會紛擾表達遺憾,並未正視自身加害行為,遑論承認錯誤。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強調,早在2023年,《性別平等工作法》修法完成,衛福部亦承諾按附帶決議,提出改進醫療職場性騷擾防治措施,但至今並無具體成效。針對本次事件,醫師工會已於2025年5月15日正式函文婦產科醫學會與台大醫院,要求全面檢討專科醫師訓練與認證制度中之性別倫理自律機制,距今已近半個月,仍未收到任何形式的回覆。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重申,改變縱容爛事一再發生的組織文化,換人只是第一步。我們將持續監督此事件相關機構與主管機關,協助遭遇性別事件的會員,為醫療工作者爭取安全、友善的勞動環境,願此事件能令醫界高層痛定思痛,成為醫界體制改革的起點。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