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游騰傑攝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12)日宣布,預計今年9月起,將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健保給付費用提高至與骨髓移植相同,從原本僅1、2千元,大幅提升至1、2萬元,增加十倍,健保新增支出預估不超過1億元,約有千名病患受惠。
石崇良指出,健保一年大概接受骨髓或者是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人數,去年為例大概在1300人左右,平均一個人的醫療費用大概是100多萬,若沒有骨髓或幹細胞來源,再高額的醫療費用也等於「零」,他也說,過去骨髓移植必須抽取骨髓,過程複雜且疼痛,如今可透過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流程類似捐血、抽血,更能鼓勵民眾捐贈。
花蓮慈濟醫院今(12)日舉辦「從0到7000的髓緣之愛 從台灣到全球的生命奇蹟 」活動,宣布自1993年10月成立骨髓資料庫以來,已完成49萬人建檔,今年成功捐贈案例正式突破7000例。
石崇良指出,在健保開辦前,慈濟就已展開一場非常重要的社會的改革,捐骨髓在以前的那一個時代那時候被解讀成「抽龍骨」,民眾充滿恐懼與疑慮,擔心身體不知道會怎麼樣。然而隨著推廣教育改變國人觀念,慈濟也逐步建立起全世界數一數二的骨髓資料庫,讓病患只需負擔少量公本費即可找到配對者,改善病患及家庭生命歷程。
活動現場最動人的一幕,是來自越南的血癌少年「阿福」與捐髓恩人楊先生相見。阿福一見到楊先生,立刻撲上前跪地頂禮,並緊緊抱著恩人哭泣,久久不願鬆手。阿福全家人特地從越南來台,只為一償多年心願,向救命恩人當面致謝。阿福母親激動地說:「謝謝你救了阿福,給孩子一個新的生命,讓我們全家重新得到幸福,以後阿福的家就是你的家。」
白小弟弟緊緊抱著想念了好年的「救命恩人」捐髓者楊先生不願放開,哭得不能自己。游騰傑攝
楊先生則回憶,捐髓後曾看過阿福等待移植的影片,當時就隱約覺得對方可能是受贈者。五年後終於相見,他欣慰地說:「有人講前面打五劑生長激素會骨頭痠痛,但自己真的沒有甚麼感覺,而捐髓至今對身體真的沒有影響,想要捐髓的人不用擔心。」
白小弟弟緊緊抱著想念了好年的「救命恩人」捐髓者楊先生不願放開,哭得不能自己。游騰傑攝
血液醫學會理事長柯博升表示,非親屬間造血幹細胞的捐贈和移植,從0到7000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骨髓移植是很複雜很困難的技術,最早都是從親屬間移植開始,但要說服病人的親屬捐髓都很困難,大約只有一半到六成的親屬願意。
柯博升表示,慈濟在1993年建立骨髓資料庫,要說服捐贈者去幫助不認識的人,是多麼辛苦的事。這20幾年來,慈濟幹細胞非親屬骨髓移植已經是所有異體骨髓捐贈者最重要的來源,慈濟的成功率比親屬間移植還要再高一點,是目前最成熟的技術,也希望有更多民眾願意參加驗血來擴充骨髓庫,幫助更多的生命和家庭。
慈濟指出,血癌與其他血液疾病患者,往往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尤其非親屬成功配對機率極低,依人種在十萬分之一至千萬分之一。骨髓捐贈最珍貴的,是捐贈者多數不認識受贈者,但卻願意為一位陌生人承擔捐贈時的不便,甚至在颱風、地震中完成救人的使命,充滿勇氣而無私的付出,只為讓一個陌生人有活下去的機會,成為照亮生命幽谷的一道光,更是見證人間有愛互信互助、台灣以愛以善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