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幕後/花蓮災區提早打流感疫苗 石崇良動作超快為哪樁?

    2025-09-25 19:53 / 作者 游騰傑
    衛福部長石崇良。游騰傑攝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的溢流,讓光復鄉瞬間陷入災難。道路沖毀、橋樑受損,更有數百名鄉親流離失所,不得不擠進收容所避難。對許多長者、慢性病患者而言,擁擠的環境不僅帶來不便,更隱藏了傳染病風險。

    昨晚,花蓮的鄉親緊急反映避難所面臨的各種困境:收容所內健康民眾與傷病者未能分開,恐變成傳染病溫床,缺乏乾淨水源清洗身上的淤泥,可能增加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等感染風險。消息一傳出,讓人心急如焚,也更擔憂長者與慢性病患者的安全。

    衛福部長石崇良得知後,展現了他一貫的迅速行動力,如同他過去所言「我的動作很快」。不到4小時,他便提出解決方案:因為當地遇災自來水廠淨水場亦被淹沒,以致沒有水,因此後申請自來水廠設置大型水塔,提供清潔水源;並將部分鄉親轉移至瑞穗溫泉旅館,降低收容人數,提高舒適度與安全性。

    如今,石崇良更前瞻性地宣布,因流感疫情可能提前達到高峰,花蓮受災收容所的民眾將優先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並提前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以超前部署降低疫情衝擊。由於收容所內多為長者,免疫力較弱,且有慢性疾病患者,在同一空間生活難免增加相互傳染的風險,這項措施能有效降低疫情對民眾的衝擊。

    面對災難,鄉親的安心來自於有人在幕後快速反應,也來自於彼此間不言而喻的關懷。石崇良的行動,成為花蓮災區的一道溫暖光芒,也讓人看見:在風雨過後,守護生命與健康的努力,從不缺席。

    在這片曾經被洪水肆虐的土地上,每一份快速的救援、每一個細心的安排,都是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鄉親們的互助、工作人員的辛勞、地方政府與中央的協力合作,共同構築了一個臨時但充滿溫度的避難環境。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