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47藥品退出台灣!阻搶藥潮 石崇良:已推修法「統一控貨」

    2025-10-12 16:35 / 作者 曹岡陽
    衛福部長石崇良。游騰傑攝
    醫藥界將有大變革,因為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台灣市場已有47項藥品預計退出,引發基層藥師及病患憂心。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10/12)表示,這些退出的藥品,國內多有對應的學名藥可以替代使用,不過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因原廠停止產線,預計供貨到明年底,另外。針對未來類似情況恐常發生,也推動《藥事法》修法,授權食藥署在缺藥期間可以統一控貨。

    石崇良表示,目前47項藥品通報於未來6個月間,供藥將出現不穩定的情形,包括藥品的量會減少,或不再供應台灣,其中約10個左右是原廠藥,而這47款藥品都是老藥,不是新藥,國內也有學名藥可使用。

    石崇良坦言,其中只有用於患者器官移植後的抗免疫排斥藥品「Cyclosporine(環孢靈素)」,藥廠為停止生產,藥品供貨至明年年底,期間會啟動專案進口,以因應藥品停產。

    食藥署現有「藥品供應資訊平台」,依「藥事法」規定,必要藥品減產或退出台灣市場,強制其於6個月前必須通報。石崇良也說,目前非必要藥品沒有強制,有些藥廠願意通報,有些不會,但部分非必要藥品藥廠通報時,往往僅提前一個月通報,因此食藥署因應及評估時間太短,造成外界憂慮。

    石崇良說,此次推動《藥事法》修法,三大重點包括,第一、非必要藥品若要減產、停止供應台灣,強制藥廠必須通報,原因是許多短缺的藥品仍有其他藥品可以取代,但需要時間進行調整,包括請其他藥廠增加產能等,這都需要時間提早因應,修法讓非必要藥品比照必要藥品提早於6個月前通報,以增加應變時間,確保藥品韌性。

    第二:藥品若傳出缺藥或停止供應的消息後,許多醫院會開始搶貨、囤貨,藥廠也依合約也會先提供給已簽約的醫療院所,舉例來說,原本藥品庫存還有一年,但傳出缺藥訊息後,迅速於三個月內叫貨都叫完了,導致供藥不穩定,反而形成缺藥;修法後,最重要的是授權食藥署在缺藥期間可以「統一控貨」,避免出現搶藥潮、囤貨潮,以防藥物供給失衡。

    最後、為確保藥品韌性,針對短缺或停止供應的藥品,均會詢問藥廠是否要調整藥價,石崇良說,如這一次47款短缺藥品都由健保署一一詢問,結論是都不需要調整藥價,停止供貨原因並非藥價問題,而是基於全球供應情形做出調整。
    曹岡陽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