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外帶餐點吃完之後…哪些是紙類回收,哪些又是紙容器回收呢?

    2019-10-09 10:59 / 作者 洪采姍

    其實紙容器,包含飲料紙餐盒包、鋁箔包、便當盒及紙餐具,由於用途為盛裝飲料、湯汁與熟食等食材,餐飲用完後容器裡頭難免會有些湯湯水水與殘渣,建議大家一定要順手沖、或用使用過後的衛生紙或紙巾簡易擦拭,將大部分的廚餘清除後以堆疊方式做紙容器類回收;而鋁箔包則隨手壓扁將內部空氣擠出,最後才將它們丟進回收桶。



    多這兩個小動作,可以避免因為廚餘而滋生細菌、紙餐盒也因為變得較為扁平,比較不占空間,讓回收變得更容易。

    便當吃完、手搖飲喝完後,手中的紙餐具與紙杯連同外帶紙袋,你是不是有「丟入紙類回收垃圾桶」的習慣,但可能你不知道,其實紙類跟紙餐具的回收是有「眉角」的!(攝影/黃家儀)

    紙容器回收流程,與廢紙分開回收才是正解!

    此外,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原來「紙容器」與「紙」必須分開回收,紙容器會在容器內部加入塑膠或鋁箔薄膜隔絕食物與紙包裝,讓容器的防水防潑灑與保溫功能更好。正是因為這層緣故,所以紙容器並非由單純的「紙漿」做成,而是由紙與塑膠或鋁箔薄膜材質組成的。



    以鋁箔包來說,其包材內就含有鋁箔、PE淋膜等等,而紙餐具除PE淋膜外,有時還會經過浸蠟處理。也正因如此,紙容器與「紙」才必須分開回收,這或許是一般民眾最容易混淆的事情了。



    臺灣多半的廢紙容器,只要進入正確的回收流程後,都會被送到可處理廢紙容器的回收廠進行處理,以位於苗栗「連泰紙業」為例,廢紙容器的回收處理流程,會因為包材的特性不同而有不同作法,如「塑膠」在廢紙容器回收處理過程中,就會經過三道清洗程序,他們會先以像是「果汁機」原理運轉的「水力散漿機」,將廢紙容器上的紙漿、塑膠膜與鋁箔等其他包材分離,取出的紙漿,可供造紙廠做為再生紙的原料。



    再來,則會利用水的浮力將回收時混入的雜質排除,將塑膠膜取出後,再進入「鋁塑分離」的流程,最後塑膠再經過一次清洗,將塑膠送入造粒機,進行造粒,並可提供給塑膠工廠做為原料。



    仔細分解每個餐盒內可以再提煉出來使用的再生料,整體來說紙容器回收仍然極具效益,送到對的地方進行再利用,就是資源回收循環過程裡最美的事情。

    紙容器處理流程。(圖片來源/環保署回收基管會)

    紙容器用量連年攀高,更要做好回收!

    在政府近年來戮力推動限塑政策後,臺灣外食人口又多,近年紙容器的使用率愈來愈高,臺灣正確的紙餐具用量因沒有單一統計單位而較難掌握,但以經濟部統計處於2018年3月發布的統計資料看出趨勢,因為消費行為改變,紙容器產業已經連續5年成長,2018年產值達644億元新臺幣,年增6.94%、42億元。



    從這個數字看來,便知道「隨用即丟」的紙容器,若沒有妥善回收處理,很可能變相地成為另外一種環境負擔,試想假日的超市大賣場內,三步兩步內就有一個試吃攤位,每人隨手拿一個小紙杯、紙餐盒試吃商品後隨即丟棄,累積起來的數量非常驚人,其實某種程度而言,這就是一種浪費。



    身為使用者,除了自備餐具、減少紙容器的用量外,最好的方式是,在使用後按照正確的方式回收,使資源可以由紙容器回收處理流程循環再利用,創造更友善的環境。

    「紙容器」與「紙」必須分開回收,它們進入回收再生的循環流程,也完全不同。(攝影/楊子槿)

    文章出處:回收綠報報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