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歷史課本裡的蔣渭水、神壇上的柯文哲,「台灣民眾黨」古今比一比

    2019-08-06 12:33 / 作者 徐子晴

    台灣民眾黨從今天起,不只是歷史教科書上的名詞,而是真實存在於現代社會。台北市長柯文哲宣布籌組政黨,並於60歲生日的今天舉辦創黨大會,「台灣民眾黨2.0」於2019年正式成立。柯文哲指挪用此名稱是向蔣渭水「致敬」,但蔣的後代卻抨擊柯文哲是「往臉上貼金」。兩個同名政黨在不同時空的差異為何?柯文哲和蔣渭水的距離又為何?


    蔣渭水:1927年台灣民眾黨成立背景

    1920年代日治時期,日本總督府對台灣人民的壓迫,導致台灣民族運動興起。蔣渭水先是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盼能啟蒙台灣民眾的文化和教育,反制日人消滅台灣文化,為台灣帶來巨大啟蒙浪潮。



    蔣渭水經歷了因結社而入獄的「治警事件」,以及創辦台灣人首份報紙「台灣民報」後,當時社會氛圍在農民運動捲動下,政治社會運動更加全民性。蔣渭水在文化協會改組後,1927年與林獻堂等人另在台中成立台灣民眾黨。



    起初,蔣渭水受到總督府多方阻撓,黨名被迫從「台灣自治會」更換、黨綱也被迫修改,連黨旗也曾更改。黨旗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為仿中國國民黨黨旗的「上青下紅中央白日」之黨旗;後在日本施壓下,換成第二個版本,把青天白日換成三星黨旗。最終台灣民眾黨在有條件允許下成立,是台灣人成立的首個政黨。



    「台灣民眾黨」為當時改革先鋒,以「實現政治、經濟、社會的自由」為三大目標,黨綱為「確立民本政治、建設合理經濟組織、改除不合理的社會缺陷」。不僅於當時發起多項社會運動,痛斥日本當局暴政,更透過電報、請願書,向國際社會表達台人心聲。自1928年後,已逐漸成為台灣反抗日本主要領導力量。

    柯文哲:2019年台灣民眾黨成立背景

    2020台灣總統大選將至,藍綠兩黨各自提名韓國瑜、蔡英文作為總統候選人。外傳有意參選、動作頻頻的柯文哲,卻因擺脫不了「落跑市長」的困境,仍在猶豫中。



    柯幕僚獻策,先籌組政黨攻佔國會席次,將自身利益最大化,並與在國民黨初選敗陣的鴻海前董事長郭台銘進行結盟合作,是參選與否以外的第三個選項。



    台灣民眾黨簡稱為「民眾黨」,英文為TPP(Taiwan People's Party)。柯文哲於8月6日宣讀黨綱、黨章,以台灣為民、以民眾為本,中心思想為「民主、自由、法治、開放、人權、關懷、永續」,主張政府應秉持「民意、專業、價值」的準則。

    台灣民眾黨於8月6日舉辦創黨大會,臨時黨主席柯文哲發表談話,強調為台灣政治文化和人民福祉成立政黨,要超越藍綠、而不是消滅藍綠。(圖╱截自柯粉俱樂部直播)

    柯文哲與蔣渭水的距離

    蔣渭水是台灣文化、政治運動的推手,為什麼其後代在柯文哲成立政黨時如此憤怒?



    蔣渭水姪孫女蔣理蓉表示:「柯文哲組黨只有一個目的——要選總統。」、「很不幸地,他是一個醫生,他抓了也是醫生的『蔣渭水』這三個字當作外衣。」蔣渭水的外曾孫女鍾法藍更批評,「不要再來吃我阿祖豆腐了,蔣渭水才不屑你這種貨色!」



    有文化研究者認為,柯文哲對於文化、人權的理念,與蔣渭水背道而馳。長期鑽研文化資產研究的師大社會教育系助理教授蕭文杰,就曾撰文指出,蔣渭水為了理念數度進出牢獄,時代角色為是帶領被壓迫的台灣人對抗日本殖民統治。到了21世紀,柯文哲近年的作為卻比較像是「人權壓迫者」。



    蕭文杰舉例,柯文哲不僅打壓新聞自由,遭記協多次抗議,更視文資團體為「文化恐怖份子」,不少具有文化歷史意義的地景如台大鍋爐房、松山療養院病棟皆被拆除。



    柯文哲自詡要成為蔣渭水的接班人,把文化傳道為己任。台灣民眾黨成立後,柯文哲是否能在文化及社會運動上發揮作用,傳承蔣渭水的精神,則有待觀察。



     



    徐子晴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