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隔離催生濃厚孤獨感後 學者:重新建立人際關係

    2020-04-15 08:44 / 作者 葉立斌

    新冠病毒(武漢肺炎)在西方國家造成嚴重災情,美國的確診病例已破5萬,而歐洲的西班牙、義大利兩國也有各超過17萬與15萬例的確診。目前歐洲多國與美國皆執行禁足令,多個國家的人民,或許從沒想過他們會重演武漢的封城情景。






    在春節前,中國武漢執行封城,使得這座有「九省通衢」之名,交通便捷的商業城市,一夕間成了杳無人煙的城市。昔日熙來攘往的街道沒人行走,所有人只能從窗戶眺望灰濛的天空。在疫情擴散至歐美後,現行時序進入春季,鮮花盛開的時刻,很多居民,只能在陽台與鄰居「喊話」並遠眺藍天。 

    時序進入春季,卻有許多人因為疫情而只能待在家中。(圖片來源/Unsplash)

    禁足令下的民眾感憂懼 無可避免

    目前美國紐約,以及歐洲的義大利也下達禁足令。義大利政府在3月9日限制全國的工作與日常活動,僅有必要的醫療與飲食需求才可出門。



    有些義大利人面對這項命令,感到無所適從。根據《BBC》報導,住在義大利米蘭的攝影師Lucia對於未來表示恐懼,「我不確定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最後我會變成什麼樣子。」



    遠在亞洲的印度,這個多達13億人的國家,政府也下了全國性封鎖,人民皆不能出門。住在德里附近城市古爾岡(Gurgaon)的26歲女子Aparna,住在母親留下的舊公寓裡,她出門遛狗時,需一邊小心閃躲,避開警察的監視。

    學者:人們開始重新思考「誰與自己最親近」

    禁足與隔離命令,使不少人心中的孤獨感,有如泥漿,伴隨恐懼感,埋沒他們。想力抗孤獨感,學者有解。



    洛杉磯加大(UCLA)的社會心理學者娜歐蜜.艾森柏格(Naomi Eisenberger),以研究人在面臨社會連結斷裂的情況時大腦的變化聞名。



    艾森柏格表示,多達百萬人的正常生活被破壞,此情此景可說是史無前例。「這促使很多人開始思考:『誰才是與自己最親近的。』這與實際的距離,像是住得比較近,或是容易見到面沒有關係。」她說。



    現在,艾森柏格正在研究,現行的線上通訊工具,能不能將讓人們「真正地」連繫。

    用繪畫與攝影 接回與世界連結

    《BBC》的報導中,提到在隔離期間重拾藝術興趣的「Angie」。她在IG上傳多張插畫,分享自己在這次疫情的心情。這些沒有名字,沒有臉的角色,都是每個人的寫照。她表示,「當我感到孤獨時,我想像別人也與我一樣,經歷一樣的感受。這想法能幫助我重新有被連結感。」



    另外,住在加州的作家Olivia Gatwood也在推特上傳多張自拍片,題名「Self-portrait of a lady in quarantine.」(居家隔離女士的自畫像),她開設一個IG帳號「girls of isolation」,這些黑白照,觸動多位女性的心。




    在疫情隔離期間,重拾繪畫興趣的Angie,用插畫表達被隔離心情。(圖片來源/截自IG@ramblerow)

    居家隔離者想揮別憂鬱感 心理學家教你簡單方法

    另一位學者,芝加哥大學的學者史蒂芬妮.卡喬波Stephanie Cacioppo,在行為心理學上學有專精。她認為面對孤獨感時,調整心態與期望是關鍵。同時要知道的是,我們只是暫時與我們心愛的人分開。



    「現在你只能活在孤獨裡,但你可以選擇忿忿不平,或是做些對自己有益的事。」另外史蒂芬妮建議,正在隔離的民眾,可將自己感到快樂或有成就感的事,簡單寫下來。



    近來應該有不少人的長期計畫遭打亂,因此她提出另一個方法,則是建立一至兩天的短期計畫,同時也為明天設立一個簡單的目標,「今晚睡眠時能得到一夜好眠。」



    最後,史蒂芬妮表示,這項疫情後,也許將帶來一個正面效益,就是:「人與人間,會感覺更緊密。



    葉立斌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