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漢光演習是每年最大場表演」吳怡農點出國軍 1 核心問題,籲別再讓軍人犧牲

    2020-07-07 14:14 / 作者 黃梅茹

    海軍陸戰隊 3 日實行漢光演習預演時,發生橡皮艇翻覆意外,造成 2 名官兵蔡博宇、陳志榮不幸喪命,另一名官兵阿瑪勒.道卡都憑藉著葉克膜續命,現已能自主呼吸。針對此意外,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在臉書粉專發文批評,國軍訓練長期以來多為「表演需求」。他除了直言「漢光演習是每年最大場」,還點出國軍訓練的 1 個核心問題。


    吳怡農針對海軍陸戰隊覆艇意外,發文表示國軍訓練長期以來多為「表演需求」,還直言「漢光演習是每年最大場」。右一看鏡頭者為當兵時的吳怡農。(圖片來源/截自吳怡農臉書)

    昔日特戰學長點出國軍長久「壞習慣」

    吳怡農曾放棄美國籍,2014 年回台服兵役時擔任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下士,他 2019 年參選立委後,時常在社群網路分享自己對我國國防議題的見解。他 6 日晚間針對「海軍陸戰隊失事」事件發文點評。



    吳怡農提到,只要實施演訓就會有風險,這是國軍為了保護國家,每天必須付出的代價,既然有一定風險,訓練應更符合現實需求。他針對訓練內容,點出核心問題:國軍的首要任務是防衛台灣,為什麼陸戰隊在操演「聯合登陸作戰」?要登陸去哪裡?他以自己曾經所屬的特戰傘兵而言,不解「要搭 C130 運輸機跳去哪裡」。



    其次,他也請國軍思考,無論是奪回外島的歸復作戰,或是模擬敵軍的登陸作戰,目前的預想任務是否合理,因為目前更該專注於,確保每一艘試圖接近台灣的解放軍船艦都無法登陸。



    貼文中提及,國軍訓練長期多為「表演需求」,且「每年最大場表演就是漢光演習」,與國家防衛作戰恐面臨的真實情境落差大,「只要順利完成表演(畫面好看),就算是達成任務」。



    吳怡農認為,只要操演持續為作秀而無實際國防用途,訓練與裝備「就不可能完全到位」,他還稱不少離開國防部的退役將領都曾坦白提醒決定國防政策者,美軍觀察團的檢討報告也都點出這個「壞習慣」,但至今尚未看到真正改變,不知還要浪費多少時間、資源、生命,政府才願面對。此外,吳怡農認為政府應確保軍人的辛苦與犧牲,都建立在有用且有意義的任務上,若無正當國防任務,就沒合理訓練、裝備。



    國防部回應:尊重!兩棲部隊的能力仍不能荒廢

    國防部今(7)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會後針對陸戰隊覆艇意外受訪。



    海軍參謀長敖以智中將被問及吳怡農的「漢光演習表演說」,他予以尊重,也表示雖然台灣本身是防衛作戰,但也有許多外離島,當外離島遭受威脅必須進行規復作戰、應援及增援時,陸上交通設施又被破壞時,必須透過海上、空中實施增援。因此這時兩棲的能力就不能荒廢,也要持續進行相關訓練。



    席間,國防部作計室聯戰處長林文皇少將補充,漢光演習依照敵情威脅整密規劃和評估,也是最大規模的三軍聯合作戰演訓任務,驗證作戰計畫和強化部隊戰力,提升部隊防衛戰力。針對網路有些傷害官兵平日演訓努力的不實言論,「國防部要表達嚴正立場」,並表示國軍會持續克盡職責,執行各項戰演訓任務,確保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官員私下表示,林文皇的發言是泛指網路言論,而非針對吳。


    吳怡農的貼文,也引發正反方網友論戰

    在吳怡農該篇臉書貼文下,有民眾感謝吳「說出真話」,且認為「空降特戰部隊平時訓練應該加入泳訓、搏擊、跆拳道等訓練項目,訓練成能以一對十的單兵作戰能力,而非一直操體能做沒效率的訓練」,也有人點出憂慮:「台灣的演習感覺停留在模擬實際物體假想敵,但目前敵方光用社會滲透、經濟打壓、國際影響等,都能讓台灣無法正常呼吸甚至動盪內鬨」,



    另外,也有民眾提醒我們可以檢討漢光演習的進行方式,或改善兵推內容的實際面戰場實務,但海軍陸戰隊仍得將登陸作戰能力視為必要。她提及畢竟台灣仍需要具有攻勢性質、而非全然「專注防守」的守勢部隊,而海軍陸戰隊與特戰傘兵就是為了這樣的需要而存在。



    黃梅茹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