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當別人握有你弱點/受限於爸媽、被眼淚炸彈攻擊?心理學 4 步驟教你反「情緒勒索」

    2021-01-19 15:41 / 作者 黃梅茹

    當你確定自己被「情緒勒索」,要如何脫離別人的控制?粉專異吐司想透過心理學解答。


    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Photo by Noah Buscher on Unsplash)


    經過昨天的自我診斷之後,下一步自然就是開始降低自己在情緒勒索裡遭受的傷害。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開始任何戰略規劃之前,我們都得先對現況有充足的了解,這樣才有辦法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解。如果還不能 100% 確定自己是被情緒勒索了,請點開始自我診斷喔。


    遠離中心風暴圈,更客觀地看待問題

    在開始做任何事之前,切記得先保持冷靜。



    你慌亂的心神就是勒索者最好的武器,只要維持客觀的看事角度,很多情緒勒索的伎倆就無法生效,你也有更多餘裕來審視這段已經變質的關係。如果你自認做不到心平氣和,那就直接拉開物理距離,讓雙方交流的管道限縮在可以輕易靜音或忽略的社交軟體上。



    如果對方試圖逼迫你給出答覆,就用拖字訣應付,盡量給自己更多時間調整情緒、釐清狀況。



    人家常說距離產生美感,這點放在人際關係也是不變的道理。當你遠離風暴中心,自然也能有更清楚的視野觀察情勢,同時減少決策時人為因素的干擾。如果能在這裡打下扎實的基礎,讓自己有個功能健全的避風港,接下來的步驟也會相對輕鬆許多。

    思考自己與對方的關係,是否能剪斷

    因為接下來我們要開始思考自己跟勒索者關係的本質。



    這裡的本質不是指像「朋友」、「情人」、「師生」、「母子」的標籤,這些描述只能算是一個「框架」,我們需要的是裡面更細節的情感內容。



    從西方心理治療的觀點出發,個人心理健康比任何關係都還要重要,因為關係是由個人締結並定義的。只要能確保個人人身安全,我們手上總有「結束關係」這張王牌可以打,用核平(不是錯字)的方法解決情緒勒索問題。



    但這個邏輯在臺灣、乃至於整個華人社會就不一定行得通了。在我們的社會結構中,「關係」往往才是定義個人的關鍵,這也成為許多情緒勒索者有恃無恐的底氣,因為他們知道你很難說斷就斷。



    但是斷絕關係真的有這麼難嗎?



    斬斷一段關係,就像在醫院動手術摘除器官一樣,有些肉塊對身體運作沒太多影響、甚至本就是多餘或有害的,摘了之後只要術後恢復良好人生依然彩色;有些器官卻會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若是在摘除時沒做好防範或及時找到替代品,就很可能會有延續一輩子的後遺症。



    摸清楚這段關係對你的意義,才知道「停損點」在哪裡,以及你在與對方斡旋時有哪些牌可以打。當然,如果你發現這段關係其實沒什麼了不起的,也可以直接剁了⋯⋯我是說結束關係。



    這部分的微妙之處,在於每個人對於關係的重視程度其實會有所差異,並沒有真正的普世價值。這世上不存在斷絕不了的關係(就算有血緣也一樣),也沒有死拖活賴也得維持的關係(再說一次,就算有血緣也一樣),關係的締結與維繫到頭來仍是取決於「自己」的心,也只有我們能為這些決定負責。



    不過對於一些比較麻煩的關係,有時候單純保持距離也會有不錯的效果,特別是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原生家庭。不過如果這段關係真的斷不掉或是捨不得放開,那就得好好思考如何保護自己。

    被情緒勒索的你,可能也得「負一部分責任」

    接下來這段話可能沒那麼好聽,但從本質來說情緒勒索並不是單方面的迫害,而是雙方默許的有害互動模式。情緒勒索者與被勒索者就像是在拋接球,一定要被勒索者也給出「正面回應(至少對勒索者來說正面)」,這個勒索的循環才能成立。



    講得直接一點,在情緒勒索關係中,被勒索者的「順從」正是讓勒索持續下去的最大鼓勵。



    這不是在檢討被害者,反而是被勒索者要跳出負面迴圈的關鍵。正因為情緒勒索是雙方都必須有所付出的互動,所以被勒索者的地方完全不像他們所想的那樣被動,反而是站在與勒索者對等的立場上。



    因此,你不需要等對方放過你,完全可以從你這邊著手改變現況。有了這個認識之後,接下來我們需要找到自己在對方手上的人質。

    讓自己對「情緒勒索」者的威脅免疫

    這個人質不一定是個實質的東西,也有可能是你被對方掌握住的弱點。例如尚未經濟獨立的人受制於提供吃住的父母,或是過去受過傷所以特別沒安全感的人被控制狂綁住,甚至是單純不喜歡吵架的人總是會輸給眼淚炸彈(?)。



    找到自己被對方掌握的人質後,你才開始具備架設心靈防線的能力。這也是很實用的情緒勒索反制手段,也就是釜底抽薪直到你對這些威脅免疫,或至少不會難受到迫使你不得不就範的程度。



    如果發現自己有心理層面的議題,千萬不要羞於對外求援,不管是跟好朋友成立支持小組或是心理諮商都能在這個階段帶來顯著的幫助。這些支撐你的安全網也是在為將來做打算,若哪天情勢惡化到必須斷絕關係的地步,至少你能在這些人的幫助下迅速恢復,不會留下太多後遺症。



    如果想要改變你與勒索者之間的互動方式,也可以在找到人質之後,一邊架設心靈防線一邊向勒索者劃清界線。這跟前一篇文章自我診斷的開誠佈公 很像,都是建立在你已經充足了解自己的前提下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明確告訴對方哪些言行讓你覺得被威脅,同時詢問對方是否願意用別的方式表達需求。如果對方接受你的提議,雙方的互動自然就有了轉機;如果對方不願意或做不到,至少你已經有了準備,不會再落回被動挨打的局面,同時也可以幫助你思考是否有繼續這段關係的必要。

    總結:無法達到自保就務必向外求援

    懶人包一下,當你確認自己被人情緒勒索,記得先「保持冷靜」後「評估關係的本質」,接著找到自己在勒索者上的「人質」並開始「架設心理防線」,最後「向勒索者劃清界線」。



    當然,這些只是一些簡單的自保方法,如果覺得自己已經身心俱疲,千萬記得要向外求援。不管是身邊親友或專業協助,只要知道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就能讓你的世界多一盞光、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



    即便你有自信可以改變對方,也得先確保自己不會受到無法逆轉的傷害,避免人沒幫到還把自己也陷了進去。



    不過寫了這麼多,都是從被勒索者的角度出發,但是有時候我們也會在無意間成為壓迫他人的勒索者。下一篇我想聊聊該如何覺察自己在情緒勒索別人,好在關係惡化之前先做出改變。



    作者:異吐司想;文章出處:Facebook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本文不代表本站立場,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更多太報報導

    令人不舒服的要求都是「情緒勒索」?有時是你在「勒索」自己!3 招教你自我診斷

    「想用一萬多塊在台北租到家庭式房子,只能租到鬼屋」—— 逃離台北會不會成主流?

    繳稅萬歲?心甘情願捧近 3 成薪水給政府,瑞典人親解「背後原因」



     

    黃梅茹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