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籍宋姓男子本月8日在中國廈門猝逝,因與在台家屬已失聯23年,兒子不願認屍,目前後事陷入僵局。翻攝張雪如臉書
我國籍57歲宋姓男子長期在中國廈門工作,近日不幸猝逝,遺體6天後才被鄰居發現送往廈門殯儀館冰存,由於宋男在台灣有一個兒子,中國當局依法通知宋男兒子認屍,惟因兩人已長達23年沒聯絡,兒子拒絕赴中辦理後事,目前陷入僵局。彰化縣議員、快樂天堂基金會董事長張雪如23日揭露此事,感嘆這是一場「家庭隔閡和人倫責任的巨大悲劇」,盼政府能出手協助,讓宋男落葉歸根。
張雪如在臉書發文表示:「這是一則極度令人心碎,卻真實發生在兩岸之間的人道困境」,她談到,宋男長期獨自在中國廈門打拚,本月8日猝然離世,遺體6天後才被鄰居發現,當地的公安和殯儀館迅速介入,將遺體冰存在廈門殯儀館,並依規定聯繫家屬。沒想到,宋男在台的兒子回覆:「他失聯我23年,我不願意前往中國辦理後事。」
張雪如說,宋男在23年前與前妻離婚,從此與唯一在台灣的親生兒子失聯。她談到,23年,足以讓一個嬰兒長大成人,也足以讓血濃於水的親情,變得比陌生人更淡漠。然而,根據兩岸的法律規定,只有直系親屬,也就是宋男的兒子才有權利簽署文件,決定遺體的火化、運回或安葬。
張雪如談到,兒子的拒絕,立刻讓整件事情陷入了一個無解的死結——遺體不能火化,沒有法定親屬的簽字,中國當局不能擅自處理;遺體不能運回,跨境手續複雜,同樣需要兒子的授權;持續的費用,遺體只能持續冰存,高昂的冰存費用日復一日累積,「這具遺體,現在彷彿成了一個『無主孤魂』,被困在異鄉的冰冷空間裡,等待一個不會來的親人。」
張雪如強調,這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更是一場關於家庭隔閡和人倫責任的巨大悲劇,讓她感嘆:「誰能為他畫上句點?」她直言,這段23年的失聯,背後或許有著我們不知道的傷痛和故事。但無論如何,一位生命的逝去,不應該以如此沒有尊嚴的方式收場,然而,目前遺體只能被無限期冰存,直到當地政府依照「無主遺體」程序強制處理,但這過程漫長,且充滿不確定性。
據《自由時報》報導,宋男床頭擺滿他與前妻、兒子合照,甚至珍藏著一家三口的Q版漫畫肖像與兒子幼年照片,似乎對前妻、兒子還有思念,情景令人鼻酸。張雪如也表示,台灣人在中國各地離世、卻因法律限制無法運回的案例並非首例,盼政府能主動協調兩岸機制,建立應變通道,協助讓台灣人魂歸故土,落葉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