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死刑執行後解開腳鐐「留1000元」原因曝 最後一餐「滷蛋」象徵這件事

    2025-01-16 21:18 / 作者 曹岡陽
    台北看守所刑場。廖瑞祥攝
    32歲死刑犯黃麟凱今晚(1/16)槍決,他也成為賴清德總統任內首位被執行死刑的犯人。由於國內已經4年多未執行死刑,相關習俗與禁忌也再度引起社會關注。死刑犯通常最後一餐會讓死囚吃飽上路,獄方會準備雞腿或排骨便當、豆干、滷蛋、高粱酒和香菸作為最後一餐。至於為何要有「滷蛋」?專家表示代表這件事。

    根據專家指出,死刑犯在執行當天晚餐時間,才會被正式通知即將伏法。獄方會準備雞腿或排骨便當、豆干、滷蛋、高粱酒和香菸作為最後一餐,因傳統習俗中,「滷蛋」象徵圓滿,將滷蛋吃完,也了結心中怨恨。另外,通常死刑犯會吃不下東西,因此死刑犯常會選擇一直抽菸或喝完整瓶高粱酒。

    根據了解,一旦死刑定讞後,死刑犯就必須佩戴釘死的腳鐐,直到執行當天才會被解除。多數死刑犯會事先藏千元紙鈔,執行當天綁在腳鐐上,執行槍決後,法警會先將死囚的腳鐐等解開(代表「解放靈魂」),而千元正式表達對解除腳鐐法警的感謝。收到死囚千元鈔票的法警,通常會將這筆錢捐為香油錢,或購買喜糖分給同事,並且一定要當天花完。

    執行過程中,法警避免與死刑犯對視,現場不喊彼此姓名。此外,法警若沾染到死刑犯血跡,會立即洗手並大聲說「洗手不幹了!」另外,結束後,法警及相關人員要洗手、更衣,並在刑場外燒紙錢、祭拜所內祀奉的地藏王菩薩。另外,刑場嚴禁提及「死」字,執行結束後,現場人員要前往人多的地方走動,避免直接返家。

    曹岡陽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