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控柯文哲在押仍利用社群媒體串證 檢察官建請法院續押禁見

    2025-07-15 20:20 / 作者 呂志明
    京華城案,柯文哲出庭。廖瑞祥攝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弊案,今日針對柯文哲等4名被告是否延押開庭審理,檢察官主張,柯文哲的犯罪嫌疑重大,雖然羈押禁見中,但他授權經營的臉書帳號仍舊不斷地在張貼與案件相關之貼文,開庭前、後幾乎日日貼文,甚至每一位證人只要到庭作證,就會被做成圖卡,由柯文哲、特定政黨的臉書及IG帳號,對證人的證詞進行批評或攻擊,以此干擾證人證詞,破壞法院純淨的審判空間,建請法院繼續羈押禁見。

    檢察官陳思荔舉例關鍵證人胡方瓊,在去年7月30日接受廉政署詢問時,就京華城容積獎勵無適法性、都委會幕僚之專業堅持、都發局於本案中有何異常作為、都委會幕僚受到何種壓力等均有詳細證述。

    然而在法院審理時,胡方瓊卻說在廉政署詢問結束時想細看筆錄卻被打斷,還被廉政官催促「大姐!筆錄不要一個字一個字改!這不是公文,檢察官已經在外面等了!」讓她「心生恐懼」。

    檢察官表示,胡方瓊的說法讓檢方感到詫異,在檢視當日詢問過程錄影,發現胡方瓊在廉政署作證時,完全就是依照自己的自由意識陳述,廉政官態度客氣,沒有任何的不當對待,在錄影時間10:25時,還讓胡方瓊拿出筆電查找資料,胡方瓊也會指出電腦內的檔案與廉政官核對資料正確性,仔細說明。詢問過程中,均有正常用餐、休息,並遵守法律程序。

    在作證完畢後,胡方瓊自15:38起開始閱覽筆錄,到16:16於筆錄上簽名,時間總計約38分鐘,閱覽過程中,廉政官還讓胡方瓊在筆錄註記其認為需要刪改之處,廉政官再一一與胡女核對,並依她的意思修正筆錄文字,再重新列印筆錄給她確認無誤後簽名。僅有在她已閱覽了約30分鐘時,廉政官好意提醒她後續還有檢察官要複訊,若筆錄記載符合真意,可以不需要逐字逐句修正,不要拖到自己的時間。

    檢察官話峰一轉,到底是什麼讓這位在偵查中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證人,在審判中作出反於事實的陳述?原因就是柯文哲的輿論操作,柯文哲雖然羈押禁見中,但他授權經營之臉書帳號仍舊不斷地在張貼與案件相關的貼文,開庭前、後幾乎日日貼文,這顯然是一個利用社群媒體在向外傳遞答辯主張,勾串其他共犯及證人的手法。

    檢察官表示,柯文哲不要以文章不是他張貼的,就覺得自己沒有責任,他個人名義的臉書帳號,就像是台北市政府裏那些刻有市長姓名、編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的圖章一樣,一蓋下去都代表柯文哲,且柯文哲時常在法庭提到在看守所裡有看電視、看報紙,一定知悉有此狀況,卻從來沒有呼籲小編或支持者不該如此作為,默認這樣挑戰司法的行為一直發生。

    檢察官特別請法院注意,在審理過程中,每一位證人只要到庭作證,就會被做成圖卡,由柯文哲、特定政黨的臉書及IG帳號,對證人的證詞進行批評或攻擊,倘若證詞不利於柯文哲,這些社群帳號就會公開攻擊證人;如果證詞部分有利、部分不利於柯文哲,就會被斷章取義的截取部分證詞對支持者和媒體進行宣傳,營造證人翻供、被告無辜的假象,不利部分就被掩蓋。

    如此方式除了是針對已出庭的證人進行霸凌外,也是對未來將到庭的證人施加壓力,使證人們必須屈從或保守作證,以免作證完畢後受到網軍攻擊,像林欽榮、林洲民、朱亞虎作證完畢後,都遭到了柯文哲社群帳號的攻擊,苗博雅更是在作證前,就已經先受特定政黨攻擊,這種現象在我國司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是典型利用輿論力量去壓迫法院無法進行純淨審判的案例,因此建請法院審酌,作為認定有防止勾串的羈押原因事由。

    對於檢方的指控,柯文哲的律師則反駁,其實對柯文哲不利的證詞也會被若干媒體放大討論,像是上週檢方故意捨棄傳喚妙天作證,營造柯文哲拖著妙天給的裝1000萬現金行李箱的形象,藉以劣化柯文哲,媒體炒作了2天,但實際上這筆錢是要給新故鄉基金會,和京華城案完全無關,可見司法公開審理,人民本來就可從各角度評論,以媒體報導當作收押理由,並不適當。
    呂志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