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兒少性剝削與「性影像」相關!法律百科推出性別暴力專題,提供被害人法律指引。法律百科提供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2024 年通報的兒少性剝削案例中,「拍攝製造兒少性影像」佔比高達 87%,且數量逐年上升,為深化民眾對性別暴力及相關法規的理解,法律知識共享平台「法律百科」於七週年之際,推出專題《讓花在逆風中盛開──面對性別暴力,我們不再沉默》,帶領讀者從成長歷程出發,探討法律如何回應性別暴力,並為民眾提供法律指引。
性別事件推動法制改革,實務警惕蒐證完整性專題首篇導讀以具代表性的事件談起——葉永鋕事件促成「性別平等教育法」、彭婉如命案後施行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以及「跟蹤騷擾防制法」制定與「性暴力聯防四法」修正,這些事件雖令人痛心,卻一步步推動法制的改革,讓受害者的權益保障更趨完善。
在面對性別暴力事件的實務面上,專題受訪者臺北地檢署婦幼專組蕭永昌檢察官提醒被害人的首要行動是確保自身安全與蒐證:「盡快驗傷、報警,這是最重要的建議。時間拖延越久,越可能讓被告有藉口指稱被害人提告有所圖,對案情不利。」他同時強調,若提供通訊軟體對話等紀錄,務必保持完整,切勿自行刪減,因為數位鑑識可還原刪除內容,反而對被害人不利。
《讓花在逆風中盛開──面對性別暴力,我們不再沉默》專題文章介紹一、《專題導讀篇》性別事件與立法歷程回顧,法律並非理所當然,而是歷經無數的事件後,促成其制定與修正。保有記憶並且時刻反省,社會才能在性別友善之路上持續前行。
二、《性平教育篇》性平意識如何札根?學生們接受到的性別平等教育是什麼模樣?本篇從教育法規、教育工作者的實際經驗,探討性平教育的內容,以及性平事件的處理機制與實踐。
三、《兒少影像篇》從震驚社會的「創意私房」、「SCP 社群」事件切入,簡介兒少性影像產業化的犯罪模式,並討論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中,對於拍攝、持有等行為的處罰,帶領讀者思考現有制度是否合理。
四、《規範綜覽篇》性別不友善的挑戰從校園延伸至職場,包括跟蹤騷擾、職場性騷擾,甚至性侵害犯罪的威脅,法律是如何定性與處罰?本篇說明相關法規,以及雇主的防治性騷擾義務與處理流程。
五、《制度討論篇》從 N 號房、Deepfake 換臉、MeToo 運動、創意私房事件,而催生了相當多的修法;然而以嚴懲加害人為訴求的頻繁修法,解決了哪些問題?又需要哪些措施來配合?
六、《被害支持篇》隱密、難以蒐證,且被害人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隱忍,是受害者最常遇到的困境。本篇以校園性別事件、數位性暴力,以及性騷擾、性侵害等主題切入,提供蒐證重點、法律程序與求助資源。
關於「法律百科」「法律百科」是法律知識共享平台,開放給所有人無償使用,至今已匯集 233 位法律專家,提供民眾超過 3,000 篇的法律文章與解答。內容涵蓋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領域,以白話好懂並輔以圖表,降低民眾認識法律的門檻。
專題網頁連結
https://www.legis-pedia.com/events/bloom-in-headwinds?utm_source=pr&utm_medium=press_re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