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化檢討2-1】準點率、事故數「不進反退」 台鐵安全改革仍沒到位

2024-12-30 08:00
台鐵公司化首年,推動安全改革的成績單並不好。洪敏隆攝
台鐵長年虧損,又歷經普悠瑪、太魯閣號兩次重大事故,政府因此推動台鐵局改制為台鐵公司,以企業化精神「確保安全、提升服務」是外界對台鐵最大期待,也是台鐵公司訂定的四大願景的兩項目標,但從公司化首年的行車事故件數及準點率「不進反退」,安全改革淪為只是一句口號。

台鐵公司化經營,已經討論超過20年,2018年普悠瑪列車事故凸顯台鐵改革緩慢,2021年的太魯閣事故,更加速鐵道安全改革的聲浪,這是促成台鐵公司化的背景,希望透過成立台鐵公司來改善行車安全,提升營運績效以增加服務品質。

然而,台鐵公司成立將屆滿一年,當初台鐵董事長杜微帶領一級主管宣示安全改革決心的成績單如何?

根據交通部的統計,今年(2024)前10個月,台鐵行車事故就已累積839件,比公司化前一年的777件還多,甚至還是過去10年的歷史新高,其中,行車異常事件就有多達796件,也已超越去年一整年的735件。



以準點率來看,台鐵訂定今年的目標是97%,然而,今年1月至10月的列車準點率離目標很遠,只有93.14%,甚至比前年的94.98%,去年的95.98%還要低,其中被視為「服務指標」的自強號,準點率更慘,前10個月平均只有85.93%,是近5年的新低。



自我感覺良好 準點率未達標「推給天災」

台鐵解釋,天災是列車準點率未達標的主要原因,今年4月遇到花蓮大地震,光是餘震必須停駛或減速的次數有900多次,還有颱風、暴雨等影響。

不過,若按月的準點率來看,不是只有4月花蓮地震是偏低,台鐵前3個月也沒有達到自己所訂的準點率目標,所有月分都未達到自己訂定的目標,尤其是8月份甚至只有84.75%。



事實上,台鐵的誤點率跟民眾理解的「誤點」是有很大差距,台鐵的算法是設定這趟車於抵達終點站時,遲延5分鐘以內,都算準點,超過5分鐘才算誤點,也就是中途停靠站的遲延時分都與之完全無關,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準點率。

專研鐵路問題的日本作家三戶祐子,在其著作《準點發車:日本鐵路為什麼是世界上最準確的?》裡提到,「準時運行,與安全一樣,都是鐵路事業的core competence(核心競爭力)」,日本鐵路讓列車準點行駛,已是一種強大的企業文化,「準點」與「安全」非但不是選擇題,相反地,兩者是有密切關係。

台鐵令人詬病的準點率問題,就是因為在各個環節充斥瀰漫「差不多文化」氛圍,列車晚到站沒關係,列車未遵照規定駕駛沒關係、列車未確實停靠沒關係,甚至連保養維修也是差不多就好,當公司化後卻沒有建立追求「嚴謹」準點的文化,又怎麼能讓人相信安全無虞?

台鐵誤點情況仍普遍,過去視為指標的自強號也出現班次延誤。洪敏隆攝


這可以從公司化首年出現的幾起重大台鐵事故可以看出問題所在,很多都是漫不經心,「差不多文化」下所造成。

6月21日台鐵北上自強號在秀林鄉因土石流覆蓋軌道,造成列車出軌的事件,事實上是可以預防,因為事故前19分鐘監視器就拍到土石流堵住隧道口畫面,但有負責監看的值班人員,卻在這19分鐘內都沒發現。

監視器畫面已經拍到,但監控人員卻有近20分鐘未察覺及通報。翻攝自台鐵剪報


10月12日台鐵鳴日號在七堵站竟然發生漏掛車廂事件,導致出發時間延誤29分鐘,影響100多位旅客,但是,更嚴重的是這個出發前應有的三道檢查為何都失靈?如果漏失掉的是跟安全有關的設備或設施,會再次釀成什麼重大事故!



缺乏企業安全文化 公務陋習仍未變

「台鐵公司化後,沒有看到經營鐵路跟以前不一樣思維,只是名稱換了,法規做些調整,但是經營鐵路思維還是用過去台鐵局的那套!」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會秘書長黃柏森點出問題核心。他說,鐵路本來就有可控或不可控的事故,不能抱著「沒有天災就安穩度過的僥倖」,台鐵雖然已經是一個企業、是一間公司營運,顯然卻沒有做好準備,仍是用公務機關或公務員心態看待安全管理問題。

黃柏森說,安全改革不只在於管理決策者是否具備專業及風險意識,必須打造企業安全文化,在安全文化中建構風險和管理,才能讓人看到改革的決心。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風險管理必須要有專業人力做相關執行,台鐵把原因都推給天災是不對的,當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極端氣候,本來就該有更精進的偵測預警設備,但設備該如何運用,又牽涉到專業人力的風險認知問題,有無足夠能力判斷確認,就不會再發生監測時有找出問題,卻沒有通報的錯誤。

台鐵EMU900型電聯車因人員失誤車頭毀損。照片取自靠北台鐵社團


李克聰說,台鐵不只是要建立SOP,最重要是建立相關負責人員的認知能力訓練,要推動可以落實執行的SOP,而不是好高騖遠,訂了看似很理想,實際難以達成的目標,且必須要滾動式調整,莫忘建立安全文化,落實安全管理,是社會對台鐵公司化最重要的期待目標。

針對安全營運提升,台鐵提出了5年為1期的「5年安全提升計畫」,擬定降低人員的失誤率、提升設備的妥善率、消除不安全的環境、完善組織安全體系四策略計23項方案,除了要落實推動,還會滾動式檢討分年修正,目標是0重大行車事故,讓安全與服務品質持續提升。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退休教授張勝雄批評,台鐵改公司化後,老毛病還是沒改,總是訂定很多辦法跟規矩,「先是訂一個作業的SOP,再訂一個如何執行的SOP,然後再看這些SOP有無落實,又再訂了一個SOP」,可是,這種「由上而下」的規定只是在無限循環,讓人懷疑能達到什麼成效。

張勝雄說,台鐵該建立的安全文化是「由內而外,由下而上」才對,最重要的是如何建立內部自覺。

寧通報臉書社團 員工不信任的安全危機

不具名的台鐵公司董事說,台鐵公司化後最重要的是「凝聚向心力」,多數時候可以發現員工在「靠北台鐵」等臉書社團通報,都比在公司內部通報要優先,這不僅暴露台鐵很多資訊掌握不夠快速,而且很多資訊是不明及不確實,當然會影響到安全風險控管。

台鐵肩負著承載許多旅客安全的任務。陳品佑攝


「為什麼員工寧願通報社團,也不願內部向上通報,就是『不相信你(台鐵管理階層)』,不相信反映的問題會被重視,不相信反映的狀況會被解決。」該名董事語重心長地說,與其訂定一堆的KPI,台鐵最重要的是建立「人的文化」,凝聚向心力,安全文化才不會淪為口號文化。

台鐵車長劉仲書認為,當初政府推動台鐵公司化的動機是「虛假的」,不是真的為了安全改革,而是希望台鐵可以走向自負盈虧,只是普悠瑪、太魯閣事故兩個大事件加速這件事的推動,然而,遺憾的是,公司化目的最後是要走向民營化,要用企業思維經營,可是這一年可看到交通部對台鐵的控管還是在,卻沒有太多著墨在認真思考安全改革。

劉仲書說,台鐵的安全改革策略是推動SMS安全管理系統(Safety Management Sysetm),設計一套指標與流程,讓所有員工可以透過逐一確認、逐項執行,藉以達到該單位設定的「安全目標」,實際上,只是一套很完整文書作業,因為行政量能不足,都是形式化在處理,例如做成書面,每個看過簽名傳閱,沿習公家機關的陋習,只是做表面,只是在「有簽名就要負責」,當發生事情時就可追究責任而已。

劉仲書說,SMS有個精神,是員工可以免於恐懼的通報,可以察覺問題,通報問題,解決問題,但為什麼至今自主動報在台鐵就是無法落實,就是因為「恐懼」,害怕問題沒解決,卻惹來更多來自上面的「干涉」。

台鐵董事觀察,從一個問題就可看出台鐵對於安全及服務的重視程度到哪,至今很多台鐵車站,通報旅客的方式是拿一張椅子,在椅背上用一張A4的紙寫誤點的班次跟時間,「這就像是一支軍隊,如果軍人衣服都隨意亂穿,打得了勝仗嗎?」

學者呼籲台鐵安全改革要先從建立企業文化開始。洪敏隆攝


另外,台鐵雖然已朝簡化車種,只有自強號跟區間車兩種車種方式,有助於未來維修等安全管理落實,但是台鐵應該要評估,每輛引進的新車究竟有多少備用品,應該思考未來如果沒有備品怎麼因應,是否該發展自己的副廠研發,也是未來安全改革目標應納入的檢討。

安全改革、提升服務是台鐵公司化的首要任務,但從行車異常及事故、準點率,就可看出並未投入太多資源與人力,首年成績單是不及格,也可看出不論是交通部或台鐵,只是以「轉虧為盈」為首要目標,可是,必須反思,當沒有更高的安全,沒有更好的服務,無法反轉台鐵負面的形象,又如何贏來正面的成果?

洪敏隆

【公司化檢討2-1】準點率、事故數「不進反退」 台鐵安全改革仍沒到位

2024-12-30 08:00

台鐵長年虧損,又歷經普悠瑪、太魯閣號兩次重大事故,政府因此推動台鐵局改制為台鐵公司,以企業化精神「確保安全、提升服務」是外界對台鐵最大期待,也是台鐵公司訂定的四大願景的兩項目標,但從公司化首年的行車事故件數及準點率「不進反退」,安全改革淪為只是一句口號。

洪敏隆

【公司化檢討2-2】「信心與願景」危機讓台鐵人力更缺 票價干預難脫離政府羽翼保護

2024-12-30 08:00

2024年元旦,台鐵公司掛牌營業,「永續經營」及「幸福企業」是其中兩項四大願景,但是口號喊得響亮,公司化首年的虧損沉痾問題仍未解,人員離退所暴露的不只是「缺人力」,更是員工對台鐵公司願景的「缺信心」。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