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13:26
台北地院國民法庭審理剴剴案,今天傳喚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大師、經手過上百例司法鑑定工作的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丘彥南作證,丘彥南梳理16宗卷證,發現剴剴有嚴重憂鬱等症狀,幾乎能確定,他已經確診罹患身心症了,甚至還出現身心嚴重受創的狀況,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他研判,剴剴生前遭受嚴重的身體及精神虐待。
2025-04-29 21:19
香港衛生署週二(4/29)發布,正調查一宗感染A型鏈球菌(港稱「甲類鏈球菌」),併發壞死性筋膜炎、敗血性休克個案,當事男子最後截肢保命。該男本月稍早接受3次針灸,衛生署查出中醫針灸處環境樣本含俗稱「食人菌」A型鏈球菌,他從第一次針灸到截肢剛好1週。
2025-04-18 14:17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引發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政府自107年起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並將於今年擴大至國中男生。然而,社會上仍存在對疫苗的誤解與迷思,國健署特別澄清常見疑慮,並破解三大迷思:即使無性行為仍有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風險;疫苗雖能預防70%以上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但子宮頸抹片檢查仍不可少;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疫苗)並不會影響生育能力。
2025-04-07 10:47
癌症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時,尤其是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常會面臨副作用問題。據臨床發現,約五成的患者會出現皮膚副作用,死亡率甚至高達四成,這使得許多病患因此不敢再持續使用藥物。長庚醫院的研究團隊最近找到了這些副作用的原因,並提出了解決方案。研究團隊指出,研究發現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生物製劑能有效控制病情。
2025-03-21 15:04
台灣的HPV疫苗覆蓋率在女孩中已達九成,國健署今年也將國中男生納入接種對象。然而,台灣在推動這項疫苗政策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過去曾因疫苗副作用的爭議而引發民團抗議。對此,日本研究員榎本隆之今(3/21)在「消除子宮頸癌國際研討會」中指出,日本過去曾因輿論壓力而終止了接種計劃,這使得日本17至25歲的女性未來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上升。
2025-02-20 16:55
受到知名藝人大S流感猝死影響,民眾開始在意流感疫苗的重要性,但是新冠疫苗關注卻偏低。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示警,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感染新冠病毒可能讓心肌炎、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高;目前新冠疫情是低度流行,但65歲長者新冠疫苗接種率僅17.2%,醫生預估3月可能會升溫。
2025-02-09 17:30
海醫學專家先前指中國集採制仿製藥出現「麻藥不睡」的狀況。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官方否認集採藥品質問題,聲稱需蒐集更多數據分析研判,同時強調會持續加強藥品品質的監督管理,對發現問題的藥品與企業及時處置。
2025-02-05 11:25
隨著今年春節假期的寒流來襲,氣溫急劇下降,許多人在開工後出現輕微感冒症狀。對於小孩出現咳嗽等不適症狀,家長多會選擇讓孩子吸蒸氣來緩解症狀。亞東醫院耳鼻喉暨頭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偉誠解釋,吸蒸氣的原理是增加鼻腔的濕潤度,有助於疏通黏稠或乾掉的分泌物,從而幫助排除這些分泌物。
2025-01-07 15:11
為了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醫界加緊腳步研發疫苗,雖有效減緩疫情,但也傳出不少副作用。媒體報導,國外一名19歲少女在接種輝瑞(Pfizer)新冠疫苗後,6個月內從B罩杯變成「三重G罩杯」(Triple G),被認為是第一例可能和疫苗相關的病例。
2025-01-07 15:08
疾病管制署今(7)日公布上周新增43例流感併發重症,累計412例,另死亡病例累積91例,死亡數為近十個流感季同期最高;確定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9成以上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