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7 09:31
邁入2026年,在關稅政策鬆綁,貨幣政策寬鬆支撐下,中國信託證券投顧預期,金髮老人經濟,為美國注入流動性,軟著陸下不至於衰退,預估台股明年獲利年增約20%,換算PER 約17.8倍,雖亦屬偏高但並非極端。台股擁有AI算力建置題材,貨幣政策,以及ETF籌碼面帶動,預期台股將先蹲後跳,長期多頭續創新高,明年第四季挑戰三萬點大關。
2025-11-26 17:45
經濟部今(26)日公布最新人事命令,現任產業發展署副署長陳佩利接任國際貿易署副署長職務,並於明天(11/27)日到任,以促進跨機關人才交流與養成。
2025-11-26 11:50
總預算持續在立法院卡關,政院版財劃法又遭藍白封殺,朝野再度陷入僵局。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11/26)日表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經費,財劃法的劃分是一個長期結構性的問題,希望朝野能夠坐下來、好好談,不能有太多內耗,畢竟經濟跟著國內、外的資金走,期盼朝野政治領袖發揮最大的智慧,找出一個為國家最大利益的公約數。
2025-11-18 15:28
KPMG今(18)日發布《2025全球汽車產業高階主管調查報告》,報告顯示,36%的高階主管預期未來3年內,公司商業模式、產品或營運將出現重大改變;此外,68%的企業已著手重組供應鏈,77%認為策略聯盟與合作夥伴關係已對業務成長具實質貢獻。
2025-11-06 07:47
林佳龍曾在社群分享,9月曾前往歐洲7個國家,除了已經公佈、因宣傳「歐洲台灣文化年」而前往的捷克、義大利、梵蒂岡、奧地利,另於9月底前往波蘭華沙,爾後林佳龍訪問荷蘭、法國的消息也陸續遭揭露,終於完整拼出7個國家的拼圖,顯示傳統西歐國家雖仍恪守一中政策,但不畫地自限,低調為台灣開綠燈。
2025-11-04 15:12
自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地緣政治衝擊,到今日的美國對等關稅、匯率陡升及供應鏈重組等複合式挑戰,以出口為導向的機械業景氣預測變數大增。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在今年創會80週年之際,特別編纂《機械工業八十年史》,理事長莊大立指出,這本專書不僅詳細記錄國內機械產業80年的發展歷程,更肩負著為所有從業人員指引未來方向的重大任務,標誌著公會「榮耀80、智慧升級、AI領航、邁向綠色永續」的決心。
2025-11-03 17:16
總統府今(11/3)舉行「2025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代表團」返國記者會。我領袖代表林信義致詞二度提及感受到「花若盛開蝴蝶自來」,透露多國領袖對台灣在半導體、資通訊、醫療科技、中小企業發展貢獻表達高度的肯定與合作意願,這些互動不僅提升台灣的能見度,也為未來深化實質經貿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2025-10-28 18:12
財政部今(28)日公布最新賦稅統計,受房市、車市買氣降溫、股市量能萎縮及部分企業暫繳稅款延後入帳影響,今年1至9月全國實徵淨額為2兆8,71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43億元,年減2.5%。主要稅目中,以營所稅與證交稅減幅最為明顯,財政部坦言,今年總稅收恐難超越去年歷史高點,年度預算目標達成難度升高。
2025-10-23 15:22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今日(10/23)舉辦年會。理事長侯永清表示,地緣政治對於市場造成的不確定仍然存在,台灣半導體產業面對挑戰,必須具備話語權,未來可從加強技術研發、增加與國外夥伴合作等方向來增加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把生態鏈做得更強,無法被取代。
2025-10-22 06:00
在日本維新會支持下,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市場再掀「高市行情」。「鉅亨買基金」表示,高市主張的擴張性財政與戰略性產業投資政策,將為日本股市注入新動能,尤其人工智慧、半導體與國防等關鍵產業,在政策扶持與資金推動下,具備長線成長潛力。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