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5 16:03
不少民眾皮肉外傷時,會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不過最新的一項跨國研究指出,使用自來水清潔傷口,感染風險與生理食鹽水無異,因此一位參與該研究的台灣醫師也對外界呼籲,盼醫學會制定指引,以利向民眾推廣正確、節省醫療成本的新觀念。
2025-10-01 09:52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連假湧入萬名「鏟子超人」協助清淤,卻有不少鏟子超人表示從災區回來後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甚至傳出有人「橫紋肌溶解、目前在加護病房急救」。疾管署提醒,由於風災積淹水可能增加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腸胃炎等傳染生風險,呼籲當地民眾及投入重建人員、志工,清理環境時落實「防疫三保」裝備保護、飲食保護、清潔保護,確保自身安全。
2025-09-30 09:45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教師節連假期間湧入萬名「鏟子超人」前往災區協助復原,讓當地民眾相當感動。「萬秀洗衣店」金孫張瑞夫一連三天在光復災區協助挖泥,昨(29)在社群發文說:「連挖三天,有點抱歉體力已經到極限」,並呼籲「人不嫌多,也請大家量力而為」,也列出7點提醒接下來要到災區「鏟子超人」留意。
2025-08-12 21:24
人工智慧(AI)點燃人類對科技的新一波焦慮,有人急於了解AI,有人則把AI當大神「凡事問」。一名男子詢問聊天機器人ChatGPT健康問題,聽從AI建議停止在飲食中加鹽,竟罹患溴中毒(bromism)。
2025-08-06 20:56
日本知名嬰幼兒品牌「貝親」今天公告,電動吸鼻器SHUPOT若使用不當,恐導致寶寶受傷甚至窒息的風險。食藥署說,台灣未進口受影響產品;吸鼻器屬醫療器材,應把握「一認、二看、三會用」原則。
2025-07-20 16:29
張書豪、歐陽妮妮去年7月19日登記結婚,兒子睦睦目前6個多月大,夫妻倆常在社群分享育兒點滴,他今(7╱20)在IG限時動態透露睦睦因鼻淚管阻塞問題導致起床就冒一堆眼屎,日前帶他就醫,「沒想到醫師的生理食鹽水測試針管一插進去,就說裡面都發炎了,再拖的話有可能蜂窩性組織炎」。嚇得張書豪直說:「真的是好險有去。」
2025-06-18 19:28
美國在台協會(AIT)高雄分處日前呼籲民眾避妥避難包後,避難包成熱門話題。黑熊學院推出版本,要價1380元被質疑太貴;花蓮縣府臉書隨後宣傳自家0元版,更寫道「認同花蓮免1380」,被質疑再暗酸黑熊。對此,花蓮縣府今(6/18)解釋,只是小編發揮創意,並未點名特定團體。
2025-06-10 10:23
感謝醫護天使!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分享,與妻子、前護理師林莘妮日前搭飛機從台北飛羅馬,在機上遇到一名老奶奶昏迷不醒、嘴唇發黑,兩人在情急之下偕手救了老太太一命,「機長後來特別過來跟我們致謝,據說如果奶奶沒醒,飛機就得緊急迫降印度,還好沒有。」
2025-06-04 10:56
從事幼師的27歲女觀光客,本月1日自新加坡飛往中國海南三亞旅遊,期間被蛇咬傷,經兩家醫院接力救治後,2日清晨搶救無效死亡。死者弟弟李先生6月3日在社交平台發文披露事件,質疑醫院疑誤診,只打生理食鹽水,導致姐姐在醫院毒發身亡。
2025-05-30 14:31
新冠疫情升溫,藥局卻買不到快篩,網傳是因藍白陣營刪預算導致。對此,醫師出身的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怒批側翼造謠,這爛把戲一直玩,民眾早就無感,「買疫苗的錢一毛未刪」,採購疫苗的費用編列在疫苗基金裡面,疫苗基金根本還沒二讀三讀,但綠營側翼卻在端午連假持續造謠,難怪端午習俗要在門口插上艾草、菖蒲,藉此驅邪避惡。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