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13:27
老字號機器人概念股和椿2023年由前富士康副總裁程天縱接任掌舵,2024年從半導體自動化產業的第一曲線,朝向整合機器人解決方案轉型的第二曲線切入,布局傳統零售、醫療和服務業。和椿今年正式成立機器人事業部,程天縱看好人型機器人商機,智能加上動能的優勢,加上AI趨勢將讓人型機器人時間提前,和椿研發和投資,鎖定中國,日本和德國,美國機器人自動化商機。程天縱也預告,今年8月自動化展就會有新產品上陣。
2025-07-13 08:42
全球首富馬斯克離開川普政府後,將注意力轉向訓練最新版本的聊天機器人Grok。美國《華爾街日報》週六(7/12)透露,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已同意向其人工智慧公司xAI投資20億美元,投資金額幾乎占該公司近期股權融資總額的一半。
2025-07-07 17:07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預告下個AI應用將是機器人產業。瑞銀證券釋出對人形機器人的最新看法。瑞銀證券中國機械行業分析師王斐麗表示,基準情景是 2035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將超過200萬台,到 2050 年將超過3億台,對應2035 年/2050 年全球潛在市場空間為 300-500 億美元/1.4-1.7萬億美元,形成一個涵蓋零組件和 OEM、軟體和資料、生產和服務的生態系統。
2025-06-16 16:38
全球軍事技術快速轉型,無人機已晉升為重要戰略資產。根據TrendForce最新預測,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165億美元大幅成長至2025年的343億美元,複合成長率高達27.6%。能源系統作為無人機續航與效能的核心基礎,也同步邁入戰略資產範疇,為新世代軍工技術創造龐大市場空間。因應趨勢,格斯科技推出次世代電芯,進軍高門檻軍用市場。
2025-06-02 11:37
AI科技與日俱進,人形機器人的研發成各國兵家必爭之地,《彭博》近日指出,雖然美國多年來一直維持領先,然而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研發快速成長,連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都不敢小覷,直言中國最終可能會佔據主導地位,除了特斯拉的Optimus機器人之外,中國生產的機器人可能佔據排行榜第二到第十位。
2025-05-28 12:01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本週宣布台灣總部將落腳北士科(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預計未來5年在台灣招募1000名工程師,對台灣人才市場造成衝擊,加速本土科技人才往外商靠攏。人力銀行業者持正面看待,認為輝達將帶動AI供應鏈一起徵才,工作機會延伸20倍,從1千人增至2萬人。
2025-05-19 07:13
今年COMPUTEX 論壇將於 5 月 21 日登場,AI教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5月19日領銜開講。COMPUTEX搭上520,專家和法人先來劃重點,教戰台股投資布局,輝達、亞馬遜(AWS)在展期推出產品,將不斷持續推升 AI 應用需求,今年AI投資浪潮聚焦散熱、電源、IPC、機器人、 WiFi 7、CCL和PCB等六大台股供應鏈
2025-05-17 11:02
台灣宣示進軍智慧多功能機器人市場。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政府將依循類似當年設立台積電模式,先由經濟部、國科會投資技術研發,工研院、國研院分別設立研究中心,再由國發基金注資成立新創,建立智慧機器人量產能量,估計國發基金持股比例不高於3成,目前業界展現高度興趣,最快明年有望成立首家新創公司。
2025-05-16 15:28
AI 倉儲自動化領導廠商 Robust.AI 今日宣布,鴻海建立策略性 製造夥伴關係,共同擴大旗下旗艦產品 Carter 多功能協作型機器人平台的生產規模。
2025-05-14 18:43
全力發展應用AI,行政院院會明(5/15)日將討論通過國科會提出的「AI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國科會計畫於4年內編列100億元,國發會10年編列100億元預算,共同推動國內智慧機器人發展,目標要打造本土智慧機器人新創品牌公司,建立台灣AI機器人供應鏈,預計2年後可以開始提供服務,首先將應用於健康台灣和缺工嚴重的旅宿、餐飲業上。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