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16:21
在美中貿易關稅戰持續維持休兵的情況下,中國週一(14日)公布的6月外貿與放款數據顯示,出口量持續上升,企業也更願意借錢投資。
2025-07-10 16:56
AI就緒的數據中心將來臨思科與輝達策略聯盟後,思科在台灣舉辦生態創新峰會,也凌羣電腦與電腦與零壹科技打造AI資安聯防共生圈。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表示,生態創新峰會聚焦AI就緒的數位中心,面向未來的工作場所,以及數位韌性三大面向。調查也顯示,79%台灣企業曾因網路攻擊,壅塞導致重大中斷,企業對強化網路安全與韌性需求日益迫切。
2025-07-10 09:51
台達電AI事業催油門!美系外資看好,隨著GB200交貨啟動,台達電液冷側載(side-car CDU)供應市佔上看50%,拿下半壁江山,也將成為台達電新成長動能,有望為台達電今年營收帶進5% 成長幅度,也將讓台達電躋身AI數據中心電源和液冷一線供應商,重申台達電為首選名單,目標價也上調至530元。如果營收獲利同步看增,樂觀情境目標價上看648元。
2025-07-10 08:10
IC設計龍頭廠聯發科客製化晶片(ASIC)捷報不斷!歐系外資點名,除了Google TPU專案,聯發科積極切入Meta下一代台積電2奈米製程的MTIA v4 開發,如擠下博通,將為聯發科帶進30~40億美元、營收占比超過10%的貢獻,且聯發科也有望奪下AI眼鏡晶片獨家設計,為ASIC事業再添佳績。美系外資也點名,假設拿下Meta MITA專案,聯發科目標價將上看2600元。
2025-07-09 14:56
台灣機械公會今(7/9)日公布今年6月機械設備出口金額為27.30億美元,年增3.7%,連續5個月正成長。公會說明,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出口以新台幣計算,6月出口實際年減4.2%,匯率升值讓企業實質收入減少,另美國對台灣的關稅稅率尚未公布,若無法優於日韓等國,勢必讓機械產業出口雪上加霜。
2025-07-08 16:02
財政部今(8)日公布6月出口為533.2億美元,連續2個月突破500億美元,再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3.7%,連20紅,遠優於預期。
2025-07-07 17:07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預告下個AI應用將是機器人產業。瑞銀證券釋出對人形機器人的最新看法。瑞銀證券中國機械行業分析師王斐麗表示,基準情景是 2035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將超過200萬台,到 2050 年將超過3億台,對應2035 年/2050 年全球潛在市場空間為 300-500 億美元/1.4-1.7萬億美元,形成一個涵蓋零組件和 OEM、軟體和資料、生產和服務的生態系統。
2025-07-02 17:12
人工智慧到底多「含金」,各種AI技術加速發展,已經實實在在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為了能夠獨占鰲頭,科技巨擘們紛紛要搶AI工程師,美國矽谷掀起一波搶人大戰。據報導指出,Meta要招攬頂級AI工程師,甚至竟開出高達3200萬美元(約9.3億新台幣)的天價年薪,企圖從OpenAI挖角。另外,甚至只要是頂尖AI工程師,年薪料可突破2.9億元新台幣大關,媒體表示AI頂尖工程師已經成為科技界「超級明星」。
2025-07-01 19:32
矽谷搶人大戰進入砸錢大戰,臉書母公司Meta近期喊出建立全新的人工智慧團隊,據傳短短1周內,便成功從競爭對手OpenAI挖角了8名資深研究人員。對此,OpenAI台裔資深副總裁的陳信翰(Mark Chen)也發火,根據內部信件指出,陳信翰說這像是「有人闖入我們的家並偷走東西」,目前正準備調整薪資結構,以留住現有的人才。
2025-07-01 11:03
NAND 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領導廠商慧榮 (SIMO) 今日宣布前聯發科共同營運長朱尚祖加入,出任平台與策略資深副總,負責推動策略性平台開發與生態系合作夥伴關係的拓展。朱尚祖在半導體領域擁有逾 30 年領導經驗,擅長 IC 設計、行銷與全球營運,專業實力深受業界肯定。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