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07:40
中國9.3大閱兵展示了大批作戰用的無人載具,包括被稱為「忠誠僚機」的新型「攻擊-11」大型隱形無人機,而且「隱形」匿蹤戰機第中國9.3大閱兵展示了大批作戰用的無人載具,包括被稱為「忠誠僚機」的新型「攻擊-11」大型隱形無人機,而且「隱形」匿蹤戰機第五代新的殲-20S與殲-35同場亮相,還有另外多種無人機,意在對台「體系戰」、威脅台灣海空域。我空防面臨威脅,必須嚴陣以待。
2025-08-29 23:50
海軍為了因應當前中共對台灣軍事威脅,以及在東海、南海水域的海洋與島嶼爭議,於明年度國防預算中編列一筆1億4203萬元合約設計預算,開始進行新一代6000噸級作戰艦的設計方案,這符合賴清德總統8月22日在勗勉海軍168艦隊時宣示「政府會支持下一代巡防艦等裝備獲得」的政策指導方向。據了解,若此項新戰艦設計預算獲得通過,即為「震海計劃」正式啟動,未來將建造6000噸級巡防艦。
2025-08-29 12:03
國防部今天(8/29)上午將今年度新的中共軍力報告書與國防預算書送達立法院,國防部在「114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當中指出,中共陸海空軍均以2035年為目標,發展聯合作戰能力,企圖控制第二島鏈以西,甚至將台海內海化。在現階段中共內部存在政經等問題,不排除習近平為鞏固治權,將採武力犯台手段,轉移內部壓力,凝聚向心力。另外,中共是否推動解決台灣問題,「主動權完全取決中共」,但仍需考量共軍是否具備充足奪台、抗擊外軍作戰與威懾等能力,及可承受奪台產生之政治風險與軍事成本。
2025-05-03 12:29
台灣現有水下兵力主力是2艘劍龍級潛艦海龍潛艦與海虎潛艦,但其戰鬥系統老舊及面臨消失性商源,海軍建案由中科院與國外廠商合作,執行戰鬥系統性能提升,原本預估首艘執行性能提升的海龍潛艦(舷號793)在去年10月底即。不過根據國防部本週送到立法院的報告指出,部分裝備刻由中科院執行缺失改進中,預於今年5月底前完成缺失改進,不影響目前該艦執行任務。至於另一艘海虎潛艦則將在今年5月16日開始動工提升戰系性能。
2025-05-02 20:15
立法院院會今天(5/02)處理報告事項中各部會的114年總預算解凍案,已交付各委員會,而國防部預估被凍結的業務費預算可能在6月份執行到30%,才達到向立法院提報解凍的條件,但國防部擔心6月底立法院休會,重新開議已是9月,將出現經費空窗期,甚至影響到國軍戰機與軍艦應對共機共艦的油料與維修,因此國防部長顧立雄決定「超前部署」,日前已將解凍報告送達立法院,並提出衝擊維持裝備妥善等5大理由,希望儘速解凍國防部業務費。
2025-04-26 07:50
中共海軍近20年以「下餃子」般的速度造艦,已造成兩岸水面艦數量嚴重失衡。台灣為提升30年前向法國購買的拉法葉級(康定級)飛彈巡防艦戰力,向國際軍火大廠貝宜系統採購英國現役「師匠300」(ARTISAN 300)3D相位陣列雷達,上週已安裝於「承德軍艦」。國防安全研究院所長蘇紫雲指出,康定級巡防艦更換又稱997型的新雷達後,能在三度空間更清晰偵測目標,搭配裝填32發「海劍二」防空飛彈的華陽垂直發射系統,將使康定級防空戰力超越美國派里級,提供強大艦隊防空能力。
2024-11-30 07:50
川普以壓倒性勝利重返白宮,選前曾對台灣祭出「保護費說」,外界預料明年上任後台灣國防預算恐將再提升,外媒甚至宣稱有5000億軍購清單,雖然我官方立即否認,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軍力,台灣卻有加強軍備的需求。那麼,哪些軍購是當前台灣最急迫、最需要、最夢幻的項目,國防安全研究院所長蘇紫雲從空、海、陸三軍,分析12大項優先序列,盼台灣有機會能夠強化國防。
2024-09-19 09:05
國造潛艦首艘原型艦海鯤號進行泊港測試,日前海軍證實,仍有十多項還未過關,究竟何時進行海上測試(SAT)的時程引發高度關注,國防部長顧立雄對此表示,海軍確認明年(2025年)3月底至4月初開始海試,明年9月底完成SAT;且第二批量產的後續艦將會有精進設計。顧立雄也強調,先編列後續艦7艘量產預算2840億,是希望避免開標決標時程拖慢,同時維持台船的專業人員、次合約商取得各國裝備的輸出許可,去除不穩定因素,顧立雄期盼立法院朝野立委都能理解與支持。
2024-07-21 12:00
國防部今天(7/21)發布「同心34號」演習動員召集令,於民國113年7月21日12時生效。配合本次漢光40號演習,國防部在「全社會防衛體系」方面,為發揮軍民整合與城鄉防護效能,同步執行「同心」、「自強」、「萬安」、「民安」演習;同心演習較去年增加25個參演單位及兵力2,032員,強化14天教召及編實動員能量。
2024-07-16 18:52
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艦」,已於昨天(7/15)順利出塢,預計將持續進行泊港測試(HAT)。海軍司令部參謀長邱俊榮今天(7/16)表示,泊港測試主要是針對所有裝備系統的組合測試,完成後才會安排海上測試(SAT),目前相關進程都在管制節點上。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前海軍艦長江炘杓則指出,海鯤潛艦應已裝上電瓶,出塢後目前進行的「繫泊測試」就是泊港測試(HAT)的其中一部分,會組合測試全艦各系統,尤其是電力與動力系統,因此為了防止海鯤潛艦測試時暴衝,繫泊在碼頭的每一個纜樁上都會增加2條至3條纜繩,確保安全。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