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18:47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捲入京華城弊案遭台北地院收押,柯文哲妻子陳佩琪4月初爆他「血尿嘔吐」,由律師具狀聲請「具保停押」。他開庭屢次怒喊「押我就好」,合議庭近日調閱病歷後,認為他已動手術取出輸尿管結石,目前不符合「非保外就醫顯難痊癒」的狀況,因此不准交保。
2025-05-16 16:29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亞洲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爆發小兒麻痺病毒感染,呼籲立即在當地進行施打疫苗工作。
2025-05-16 15:52
美國男嬰KJ剛出生時就有點不對勁,一週大時被診斷罹患罕見遺傳性疾病「胺基甲醯基磷酸酶(CPS1)缺乏症」。約半數罹病兒出生不久即夭折,即使活下來也可能須換肝。不過KJ接受全球首次量身定製的基因編輯療法後,已順利成長。這項療法未來可望造福更多罕見的遺傳疾病患者。
2025-05-16 15:31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因門診開立常見心血管藥物「百適歐膜衣錠(BISO)」處方,遭病患指控「未告知副作用、診斷不實」,提告其涉嫌殺人未遂。士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蘇一峰並未違反醫療常規,亦無殺人犯意,今(5/16)日予以不起訴處分,蘇一峰發文嘆「重症醫師就是高風險的危險行業」。
2025-05-16 14:18
疾病管制署今(16)日表示,國內新冠疫情處上升階段,預估六月將至高峰,公費新冠疫苗庫存仍有約318萬劑,供應無虞,請年齡滿6個月以上民眾踴躍接種,在疫情高峰前提升自我免疫防護,以接種疫苗降低新冠中重症發生風險。
2025-05-16 11:48
疾管署日前在例行疫報中指出,國內COVID-19就診人次較前週上升66%,已是連5週上升,預計2025年疫情高峰落在6月。「小資醫生」也在社交媒體Threads發文說,最近新冠肺炎大流行中,來看診的病人中,「10個大概有3、4個是COVID-19」,這波疫情來得又急又猛。
2025-05-15 15:30
日本一名25歲男子愛打手遊,頸部肌肉因長期低頭嚴重退化,罹患罕見的「頭部下垂症候群」(Dropped Head Syndrome),導致無法抬頭、吞嚥困難。醫師警告,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將帶來嚴重危害,年輕族群須特別小心。
2025-05-15 15:13
金曲歌王陳奕迅確診新冠肺炎,高雄巨蛋演唱會緊急宣布延期,他今(15)日在臉書抱病致歉,專家提醒,新一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傳染力、免疫逃脫能力更強,且年齡下探至年輕族群,建議民眾提高警覺,由於新冠與流感症狀高度重疊,可善用快篩。
2025-05-15 14:18
台北地院國民法庭5/13判決「剴剴案」,惡保母姊姊劉彩萱認罪仍被判無期徒刑、妹妹劉若琳不認罪判18年。由於在押的兩人羈押期即將屆滿,北院裁定姊妹倆自5/18起延長羈押2個月,但考量證人均已交互詰問完畢,串證可能性降低,因此不予禁見,兩姊妹可以見到久違的家人。
2025-05-15 13:32
伊朗一名23歲男子因長年依賴安非他命、鴉片與海洛因等毒品,竟導致罹患罕見「頭部下垂症候群」(Dropped Head Syndrome),頸部嚴重彎曲呈90度、無法抬頭,維持畸形姿勢長達15個月,經手術矯正後成功重建頸椎,他也在後續療程中順利戒毒。醫師發布個案照片直言,雖然濫用藥物對肌肉骨骼變化並無直接影響,但有間接因素存在。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