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20:34
健保署推動的「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ACAH)」實施滿一年,成效受到肯定,健保署長石崇良今(7/4)日表示,將擴大適應症,從原本範圍僅涵蓋肺炎、尿路感染與軟組織感染等3類失能、行動不便個案,擴大到讓所有感染症都可以在家治療,預計年底前拓展,估計每年將有5萬至7萬人次受惠;另外也將納入居家安寧及症照護,不僅讓病患免於奔波,也有助於釋出醫院病床供重症患者使用。
2025-06-27 14:21
《太報》在5月探究偏鄉醫療問題,尤其面對醫護人力短缺的困境。儘管健保針對遠距會診有給付,但會診科別仍然受到限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健保署決定取消科別限制。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7日)表示,未來所有科別都可以進行遠距會診,都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當地專科醫師數量需少於三位,便可啟動遠距會診機制,避免當地專科醫師的資源遭到排擠。
2025-06-25 13:03
衛福部為鼓勵全台醫院落實「三班護病比」祭出獎勵制度,今(6/25)公告首次「三班護病比達標獎勵」已於本月19日撥付醫院,達標期間為113年3月-114年3月,共發出5.47億元。其中,林口長庚拔得頭籌獲得4053萬7963元獎勵,位居全台醫院之冠。不過,全台也有27家醫院護病比均未達標,或僅一班達標,獎勵金「掛零」。
2025-06-24 15:38
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總冠軍戰,溜馬哈利伯頓在第1節打了7分鐘,貢獻9分後受傷退場,經過核磁共振檢查,確認阿基里斯腱斷裂,今天已完成手術,哈利伯頓在病床上公布了照片,並且發出超過2300字的長文,分享自己經歷了「言語無法表達的失望與痛苦」。
2025-06-17 19:58
面對死亡,不少人都是只有恐懼。不過,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今天(6/17)分享一位病人身影,一位80多歲癌末爺爺瀟灑辭世,住院只要求「3件事」,「不掙不扎,了卻遺憾,不懼不怕,瀟灑離開」,不少網友看完爺爺故事留言表示,「希望也能很有尊嚴的告別這個世界!」
2025-06-16 10:52
前總統陳水扁今(6/16)在臉書PO出自己側臥病床的照片,看起來面色憔悴,透露因為連續幾天血便,安排胃腸鏡檢查,切除了八顆瘜肉,還說「如果我還是總統就有副總統代理問題」。
2025-06-15 20:21
健保今年全面實施個別醫院總額新制,因此只要醫院若服務申報超出一定量會遭「斷頭」,多出部分將不予給付,台北區將於6月底將首次結算,台北榮總評估恐遭輕微「斷頭」。至於台大醫院情況如何,院長吳明賢表示,恐「會斷一點」,不過他不擔心,因為虧損預料會比去年減少。另外,外界最關心的「醫療人球」問題,吳明賢說目前還未觀察到,需要觀察到年底才會知道。
2025-06-13 06:59
警方表示,12日墜毀的印度航空(Air India)班機上,242名乘客中唯一已知的倖存者拉梅什(Vishwash Kumar Ramesh)當時正坐在緊急出口附近,最後成功跳出機艙逃生。
2025-06-09 19:35
北部某醫院今年5月間爆出疑似違反器官捐贈程序的爭議。《太報》接獲投訴指出,一名因車禍重傷的患者,還在裝葉克膜的情況,心臟還在跳動,院方便緊急通知檢察官與法醫到場,要求立即啟動死亡相驗程序,甚至將患者移至手術台,準備進行器官摘除。此舉引發在場檢察官與法醫不滿,認為此案依法應暫停器官捐贈作業。據悉,該案最終在院方關閉葉克膜,並等待自然死亡,觀察5分鐘,法醫、檢察官才願意做相驗程序。
2025-06-09 11:19
台灣急診醫療面臨新一波人力危機!根據急診醫學會統計,今年以來已有66名急診專科醫師離職,全年恐突破百人,引發醫界憂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今(9)日指出,儘管目前急診專科醫師總人數約維持在1700人,甚至較5年前略有成長,但更大的隱憂是「年輕醫師投入意願驟降」,急診人力正面臨老化、高齡化風險。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