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15:11
台灣邁向2050淨零轉型,綠領人才扮演關鍵角色。環境部連續第二年與104人力銀行合作完成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2025年1到4月,平均每月超過4,000家企業招募綠領,釋出近2.2萬個綠領工作機會,比2024年同期增加9%,再創8年同期新高,8年強彈270%。
2025-07-02 12:03
據南韓媒體今天(7/2)報導,中國透過外交管道,多次邀請南韓總統李在明,出席今年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抗戰勝利紀念日80周年活動,韓方仍未明確回覆。分析指出,南韓前總統朴槿惠過去曾出席抗戰紀念日70周年活動,引起美方不滿,如果李在明出席該活動,可能再度引起極大爭議。
2025-06-27 12:25
曾偵辦頂新製油案的前彰化地檢署檢察官施教文,前(2023)年爆發「碰胸、摸臀、摸手」等性騷擾案後,於同年底退休,懲戒法院今天認定他涉及4起性騷擾,而輕判罰俸1年理由曝光。調查指出,本案連女檢察官都慘遭毒手,他批評身材、按還手指腹部碰胸部,事後發現不對勁狂傳line道歉,女方不理,他改傳手機簡訊道歉「主子!對不起,奴才知道錯了」,女方傳訊給長官怒轟「煩死了」。
2025-06-11 17:10
日本宮崎縣去年8月8日發生規模7.1強震,氣象廳首度發布強震預警的「南海海槽地震臨時情報」,警示南海海槽大地震的可能性增加。日本土木專家11日也發表一份「國家災害損失預測」報告,推估若發生國難級的巨大強震,恐在災後20年造成共計高達1466兆日圓(約302.2億元台幣)的經濟損失。
2025-06-07 22:50
近期共諜案頻傳,特別是民進黨政府許多高層幕僚遭滲透,對此,行政院政務委員、台大法學院教授林明昕認為,台灣社會普遍缺乏敵我意識,是國安法制未能迅速建立的主因,且行政部門也還在累積經驗,導致遇到問題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事實上,國安法制絕非透過不斷追加各種罪刑,就可確保國家安全,應先確立國家安全政策,並釐清個別國安法規中的管制目的與對象,再考慮不同管制手段,才能對症下藥。
2025-05-20 11:21
今天(5/20)是賴清德總統就職週年,賴總統發表談話中表示,規劃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期望與朝野政黨領袖坦率真誠交換意見。對此,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表示正面肯定,但強調必須對「國家」的觀點是一致的,而且必須是雙向意見的溝通,且有充分時間可以充分交換意見,而不是只找在野領袖來聽簡報。國民黨國際部主任、淡江戰略所教授黃介正則表示,要「聽其言、觀其行」,並強調國安簡報與朝野對話「不能設個高門檻,然後再去告洋狀,這樣不好」。
2025-05-16 13:38
司法官班47期結業的前雲林地檢署檢察官魏偕峯,2022年起戀上一名剛分發的美女書記官,瘋狂送禮展開追求遭拒,又屢屢傳送「妳就像草莓一樣可愛」、「妳的生肖今年會脫單、會有桃花運」等騷擾簡訊,經嚴正告誡後,他為見對方竟尾隨跟蹤,成為全國首例被依《跟蹤騷擾防制法》起訴及判刑4月確定的檢察官。懲戒法院今天重判他免職、轉任彰化地檢署檢察事務官,全案可上訴。
2025-05-11 15:33
日本最高學府東京大學研究所2名男教授,遭研究團體指控強索高級招待,要求在東京銀座的高級料亭或酒店用餐飲宴,一晚下來帳單金額超過百萬日圓(約20萬8000元台幣)。受害的研究團體已揚言本週將上法院提告。
2025-04-23 20:43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預告將於今年5月底關閉14個涵蓋海洋、地震、河口等領域的重要氣象資料庫,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國際關注。中央氣象署長呂國臣今(4/23)坦言,此舉將削弱全球氣候監測與預報能力,台灣在科學研究、預測精準度與能源基礎建設安全等方面,恐怕都將受影響。
2025-04-20 11:43
全球邊境解封後,跟著旅遊潮後的免疫負債,流感、諾羅、梅毒、麻疹等讓不少民眾中鏢,尤其觀光特別友善的日本成為傳染病重災區,有台灣民眾分享,同事從日本出差回台沒2天,A流就傳染近20人,苦笑說「辦公室幾乎被團滅」,而公衛專家和營養師再三提醒,應注重個人與環境衛生、少吃生食。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