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10:21
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不是越高越好,最新的觀念是,數字太高可能也不好,如果超過90毫克/分升,風險也會上升,甚至和死亡率相關。
2025-08-14 16:08
以《台灣霹靂火》「劉文聰」一角走紅的秦楊今(14)日證實右眼突然失明,罹患「黑目症視網膜神經病變」,並痛批新店耕莘醫院未能及時診斷,導致他錯過黃金治療期。對此,院方今日下午也緊急回應了。
2025-07-18 15:40
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被發現手背瘀青、腿部腫脹,健康狀況引發關注,白宮發言人證實,川普經醫療團隊檢查後,被診斷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屬於70歲以上高齡族群常見的血管退化問題。對此,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黎家銘指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在老年人族群中並不罕見,保守治療如穿著彈性襪、抬腿、規律運動及控制慢性病,是減緩症狀的重要方式。
2025-07-16 14:50
台師大女足隊員遭教練以「抽血換學分」, 逼迫連續14天每天抽血3次,時間甚至長達7年。密集抽血究竟會造成什麼危害?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指出,有可能造成血栓、血管炎、瘀血風險;胸胸科醫師蘇一峰也痛批,估算約抽了全身15%的血,絕對是一種傷害。
2025-06-17 20:36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如果說現在世界棒壇上大谷翔平是第二風雲人物,那麼應該沒有第一風雲人物了。一下子二刀流,一下子接受手術,一下子又復出了,才榮登全壘打王,瞬間又投出100哩的球。如果說現在運動醫學的顯學是"大谷學",應該也不會有人反對。而眼尖的球迷們已經發現,大谷翔平右手手臂上绑了一個繃帶類的東西,這到底是什麼呢?
2025-06-17 09:14
中國重慶1名5歲半男童老是長不高,僅106公分,經就醫檢查被確認是「矮小症」,進一步追查發現,原來是爸爸長期抽菸,導致孩子吸入二手菸,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所致,醫生為此敲警鐘,提醒不改善二手菸狀況,除了發育滯礙,可能還會影響智力發展、誘發血管腫瘤、蛀牙等多重問題。
2025-06-14 11:51
天氣悶熱,很多人卻為了省電,捨不得開冷氣。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發文提醒,「悶熱+臭氧=心臟壓力大」,當天氣真的讓人喘不過氣的時候,冷氣不只是「涼快」,而是「讓心臟喘口氣」的工具。尤其是家中有長輩、有慢性病患者時,記得幫忙注意環境是否通風,是否太熱,是否該降溫一下。
2025-06-10 15:28
國內神經內科人力持續告急,身為雲嘉南最後一道重症防線的嘉義長庚醫院,院方日前公告,每晚10時至隔日上午7時,不收無明顯效應腦中風患者,恐造成當地腦中風患者恐無醫師協助取栓,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10)日受訪時表示,健保署已於去年放寬取栓手術的黃金治療時間,由原本發作8小時內延長至24小時內,雖有助讓更多病人受益,但也導致醫師負擔加劇,自今年7月1日起,明訂給付的評估費3000元,至少八成要給付給執行的醫師。
2025-06-04 17:46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近期在臉書指稱,台灣僅承認1例AZ疫苗造成血栓個案,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4)日出面打臉,指出衛福部已經審定共計26例接種AZ疫苗後出現罕見靜脈血栓併發症(TTS)個案,也給了救濟金,並沒有蘇醫師所稱事情,且強調TTS發生率較歐美國家低,是亞洲國家皆然,並非台灣獨有,是因種族差異所致。
2025-04-29 14:39
NBA東區季後賽首輪陷入1:3落後絕境的密爾瓦基公鹿今天(29日)傳來噩耗,與印第安那溜馬系列賽G4傷退的球星李拉德(Damian Lillard),經核磁共振(MRI)確定是左腳跟腱撕裂,確定本季報銷,明年能否重返球場仍是個問號,他也在社群上吐心聲坦言,「這個傷勢真的傷我很深」。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