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2 07:50
能源署日前援引彭博新財經(BNEF)報導表示,台灣離岸風電2024年新增併網量達1.783 GW,於民主國家第一,台灣已為世界離岸風電領頭羊之一;截至今年1月底,我國已完成7座離岸商業風場建置,風力機設置累計374座,併網容量為3.04 GW。
2025-02-17 17:33
週日(23日)即將舉行的德國國會大選,經濟議題尤為突出。以高品質工業製造能力為傲的德國,過去五年卻出現經濟停滯、倒退的情況。美聯社整理的德國經濟遭遇的五大問題。
2025-02-15 06:30
在過去兩年中,人工智慧(AI)佔據了各大新聞頭條,但它並非唯一值得關注的科技趨勢。百達投顧盤點科技和永續領域在未來12個月的關鍵發展趨 ,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的進步可以提升效率、產值和安全性,加速各行業的轉型。從自駕車到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這些技術正在重塑製造業、醫療保健業和物流業等多個領域。
2025-02-14 18:27
經濟部能源署今(14)日表示,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第2期(3-2期)共5家獲配業者,除了SRE風睿能源所屬的海廣風場去年就完成簽約,其他4家依限補件者,皆已在今日完成補件,經濟部後續將儘速依相關規定審視業者補件情形,辦理相關行政作業。
2025-02-12 14:05
據南韓媒體今天(2/12)報導,台灣風力發電大幅領先南韓,離岸風電總發電量排名世界第七,台積電也宣示,要在2040年實現RE100(使用百分百再生能源),與台灣各方面條件相似的南韓,卻進度落後,南韓記者為此來台進行深入調查。
2025-02-03 17:14
幾經易手的允能雲林離岸風場,今(3)日由現任投資方、天豐新能源宣布80座風機、裝置容量640MW已全數併網運轉。
2025-01-31 09:00
非營利組織「重大影響(Vital Impacts)」近日號召全球頂尖攝影師,拿出充滿故事的精彩野生動物照為全球多個保育團體募資,挪威攝影師約翰森以一張北極燕鷗照片共襄盛舉,體重僅100多公克的燕鷗每年以曲折路線往返北極與南極,一年可飛8萬公里,其壽命約30年,一生可飛240萬公里,以地球到月球距離38.4萬公里計算,240萬公里可來回3次。
2025-01-26 08:34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今(1/26)水氣漸增,北部、東半部易有雨,整體天氣偏濕冷,下午降雨轉趨明顯,北部山區、基隆北海岸易出現局部大雨,外出需攜帶雨具,其他各地天氣為多雲,由於下午寒流南下,各地氣溫將明顯下降,應多留意氣溫變化。
2025-01-13 14:04
今晨受輻射冷卻影響,不只創下入冬最低溫!全台早晨急凍,苗栗三灣僅1.6度、新竹峨眉2.3度,新北石碇4.2度。然而,台北盆地內的民眾,可能並未感到特別寒冷,因今早台北測站仍有12.4度。對此,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解釋:「主要是有陣風,讓輻射冷卻作用無法正常進行。」
2025-01-02 12:12
經濟部今(2)日正式公告114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公告內容與草案相同。其中,相較113年度,太陽光電屋頂型1瓩以上不及10瓩級距躉購費率與113年度第二期持平,其餘分類級距微幅調降;小水力發電新增1-100瓩費率級距,反映規模成本差異;另躉購費率之各項獎勵及配套機制,則全數延續。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