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香功堂主影評|《排練人生》:歡迎排練與預習人生

    2022-09-08 10:30 / 作者 林昕慧

    男子寇爾(Kor)向朋友謊稱自己擁有碩士學位多年,為了跟朋友坦承說謊,寇爾找上奈森・菲爾德(Nathan Fielder)的節目團隊幫忙,奈森劇組在攝影棚內打造擬真環境,聘請演員與寇爾排練各種情境,確保他在熟悉一切流程後,能夠順利傳遞內心話......




    HBO 影集《排練人生》的概念是:只要預先排練各種狀況劇,便能應付生活中所要面對的難題。第一集奈森幫忙寇爾排練如何向好友翠西亞(Tricia)承認自己的謊言,奈森強化寇爾信心的方式是「創造出更多的謊言」(這個設定實在諷刺得太好笑)。




    圖片
    《排練人生》劇照。取自HBO官網




    這一集主要在探討人心的難以預測,寇爾以為自己很瞭解翠西亞,以為對方在知道真相後會暴怒,但事實上,翠西亞的每一個反應都跟寇爾預期的不同。另一方面,奈森為了確保寇爾能夠達成目標,他也向寇爾隱瞞了一些真相,這集的尾聲,奈森陷入跟寇爾相似的處境,該不該跟寇爾坦承說謊?為了「預知」寇爾得知真相後的可能反應,奈森也私下進行「跟寇爾講實話」的排練。要求一個人講實話很簡單,唯有自己成為當事人,才會明白講實話一點都不簡單。



    「情緒很有趣,很難人為創造出來,畢竟你只能欺騙自己到一個程度,即使以為自己想得很周到了,也總會忘了某些事。」



    《排練人生》第二集敘述虔誠的基督徒安潔拉(Angela)想預先學習如何當一名母親,奈森為安潔拉設計一個虛擬家庭,找來不同年紀的童星假扮成安潔拉想像中的兒子亞當。(一)為能符合工作法規,嬰兒一次只能工作四小時,工作人員每四小時就要替換一次嬰兒。(二)為了讓情境更貼近現實,夜晚就寢時間,嬰兒房內會擺置一個機器嬰兒,只要現實生活的嬰兒開始哭鬧,機器嬰兒就會跟著哭鬧,安潔拉須起床餵奶或哄機器嬰兒睡覺。(三)奈森除了幫安潔拉打造她的理想育嬰環境外,也幫她物色可能的丈夫人選,以符合安潔拉對於未來的想像。然而要找一個人陪安潔拉排練人生卻是困難重重,第二集尾聲,出現一個「奇妙」的轉折:奈森跟安潔拉建議:不如讓他擔任亞當的虛擬父親,由他來陪伴安潔拉完成體驗。



    當幕後的導演變成情境劇的一部分,事情變得愈發複雜,該怎麼區分導演工作與扮演父親這兩個角色?如何在職場和家庭間,取得平衡?《排練人生》第三集紀錄奈森「一家人」的生活,團隊為了讓安潔拉能夠完整體驗到亞當成長過程(零到十八歲)會碰到的各種狀況,每一週都會讓亞當長大三歲(換不同年紀的童星上場),因此亞當在短短數週內,便從小嬰兒變成五、六歲的模樣。




    圖片
    亞當在短短數週內,便從小嬰兒變成五六歲的模樣。翻攝FB@HBO




    同一時間,奈森接下一樁遺產糾紛案件,排練對象派翠克(Patrick)請奈森幫他設計情境,讓他排練如何向弟弟追討祖父留下的遺產。第三集討論著表演對人的影響,我們能否透過演出來抒發內心的真實情感?派翠克在排練過程中產生的情感,能否被完美地移植到現實情境中?而反覆排練的情緒,最後還剩下幾分的真實?《排練人生》第三集讓觀眾看到虛擬演出如何滲入現實人生,並產生影響。



    《排練人生》第四集開場,奈森前往洛杉磯開課教導他的方法演技,要求學生透過觀察他人的談吐、工作與打扮,讓自己「變成」另一個人。奈森為理解學生對這套教學方法的真實想法,奈森選擇扮演一位名叫湯瑪士(Thomas)的學員,並另外聘請一組人扮演他自己和其他學生,想要透過湯瑪士的視角回看自己並揣摩湯瑪士的想法。在經過幾天的「演出」後,奈森仍覺得無法真正觸到湯瑪士的內心世界,他決定住進湯瑪士的家中,24小時體驗成為湯瑪士的感覺。透過扮演一個人,真能摸透一個人的性格和所思所想嗎?而奈森藉由扮演湯瑪士回看自己,他是以湯瑪士的眼光在評價自己,或者奈森依舊是以自己的眼光在檢視自我?




    圖片
    《排練人生》劇照。取自HBO官網




    奈森在結束完教學課程後,返回「家庭」,亞當的年齡已經從6歲變成15歲,等於奈森離家「九年」(其實才過了幾週),一開始,亞當對奈森(父親)的返家表示歡迎,但奈森覺得兒子九年沒看到父親,他的反應不該這麼冷靜,便請扮演亞當的年輕演員跟有類似經驗(父親離家多年)的朋友聊聊,將朋友的經驗運用到這次的演出上。亞當立刻從一個體貼的大男孩,搖身一變,成了會吸毒且有情緒問題的青少年,而對育兒毫無經驗又不知道該如何應付叛逆少年的奈森,很快發現他無法接受眼前這位叛逆「兒子」,不得不跟安潔拉商討,希望能將兒子的年齡從15歲再調回6歲......



    奈森要求飾演亞當的年輕演員創造出另一種「可能性」,意外激發出奈森脆弱的一面,甚至想要藉由反轉年齡一事來逃避他的焦慮與慌亂(這也是排練的目的,表演可以反覆重來,修正錯誤,現實人生卻無法重來)。想來,若是連虛擬情境都應付不來,難怪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常會把生活搞得一團混亂。




    圖片
    《排練人生》劇照。取自HBO官網




    另外,《排練人生》藉由排練的細節要求,質疑奈森設計的情境到底是「貼近真實(現實)」或「貼近我們(觀眾)想像中的真實(戲劇)」?人們對於現實的認知,是否有受到戲劇的影響,誤以為戲劇性的狀況才叫做現實?就像奈森要求亞當面對多年後返家的父親,必須表現出更強烈的情緒反應,這樣就更符合真實的情境嗎?第四集尾聲,亞當因為吸毒而陷入昏迷,崩潰的奈森看著亞當被送上救護車,我們發現救護人員竟是稍早前出現過的學員所扮演,說明奈森與亞當相處時,或不安或焦慮或恐慌的情緒反應,仍只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幻象。



    《排練人生》第五集,奈森在與安潔拉共同撫養亞當的排練過程中,發現自己常會為了避免衝突而壓抑內心真正的想法。奈森希望亞當不只是基督徒,也能以身為猶太人為榮,安潔拉堅持不讓亞當學習猶太文化,奈森為此隱瞞安潔拉,私下帶亞當去上猶太教的課程,並通過多次排練,準備跟安潔拉正面交鋒,提出自己的需求。




    圖片
    《排練人生》劇照。取自HBO官網




    在這一集,奈森理解到他似乎比安潔拉還更投入養育兒子的排練之中,為了讓自己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奈森勇於發聲,爭取權益(符合他的育兒理想)。諷刺的是,這集尾聲,看似獲得成長的奈森,突然被問到一個敏感的話題,他又掉入相同的陷阱,顧左右而言他,不敢針對問題說出真正的想法,說明人的性格不會在一次兩次的排練中便獲得改善,或說,要想扭轉人的性格,談何容易?



    「我們時常預設別人認為你很糟糕,但當你在推定他人怎麼想時,你可能只是將他們轉化成你腦中虛構的角色。」



    《排練人生》最後一集,飾演亞當的六歲童星雷米(Remy)假戲真做,演出結束後仍把奈森看作是真正的父親,奈森為了幫助雷米認清現實,回頭檢視這次排練在哪個環節上出現「錯誤」,思考該怎麼改善狀況。年幼的孩子分不清表演跟現實的差異,成年人是否就更理智,更能區分虛實間的不同?《排練人生》第一季的最後五分鐘,把這部作品推上了一個高度,探進奈森的內心世界,並進行修復。



    「你永遠無法改變已發生的事,但也許換個新的視角,你可以試著改變自己。」




    圖片
    《排練人生》劇照。取自HBO官網




    《排練人生》的主創/導演/編劇/主角Nathan Fielder,把虛實交錯的情境玩到極致,荒謬的情節像是刻意設計,又像是不經意間「自然」產生的喜劇效果,即便到了影集最後一刻,我都無法確定這部影集到底是百分百的虛構或是帶有部分的真實。《排練人生》像是一部披著實境秀與喜劇外皮的科幻影集,它是《楚門的世界》、《全面啟動》、《駭客任務》、《今天暫時停止》、《王牌冤家》和《變腦》等片的綜合體,奈森試著幫助「他人」排練人生,每個事件、每個人最終都成了一面鏡子,映照出奈森的欠缺,看見問題並開始進行自我探索。《排練人生》為觀眾帶來一趟奇妙又驚喜不斷的觀影之旅,喜歡思辨虛實議題,喜愛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變腦》、《王牌冤家》編劇)作品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這部影集!






    林昕慧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