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第一次知道仙洞巖,是在圖書館看到民間神話故事的繪本,故事約莫是本來岩壁會流出白米,但貪心的人去把岩壁挖開想獲得更多白米時,岩洞就再也不冒白米了。(好典型的寓教於樂的「小朋友不可以貪心喔~」故事)
現時的仙洞巖其實與小時候相差無幾,最大差別就是蓋了一個大牌坊吧!
氣派歸氣派,龜派歸龜派,我個人有時候是狗派有時候是貓派,但姑且不論此,總是覺得新牌坊一建成,就少了一些巖穴幽深的韻味。
看看大牌坊後的舊入口造景,曖曖內含光的還有阿彌陀佛在微笑俯瞰你,不是更有「仙洞」感嗎? 是否?
Whatever,作為一個淵遠流長的自然人文史觀,有些騷人墨客勒石題字當然是必須的,只可惜小弟見識淺薄不識得題字者何許人也,但可能也就是一些想要風雅的寫「XXX到此一遊」的人啦!
仙洞巖除了一進來主洞外,兩側還有兩個後洞,右手邊這個洞比較Open,適合比較Open的朋友。
相較之下,左手邊這麼洞就閉俗許多。小時候走來覺得恆行無阻,但如今鑽來只覺窒礙難行,可能也算同時遭逢了生理與心理的變化。不過也不禁擔心自己再繼續發福下去,未來恐怕再也進不來這個洞了嗚嗚嗚,身材歧視啦嗚嗚嗚。
穿過狹長的岩縫,盡頭是一處煙霧繚繞的石室,的確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大概是含氧量有點低。
最後因為沒在仙洞巖裡發現什麼有趣動植物(只有顧廟的老尼),只好忍痛放棄用奇妙生物結尾的傳統(?),好吧,大家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