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你是什麼樣的人,聲音都知道!聲音訓練專家教你如何「說」才能讓對方信服

    2020-12-28 13:45 / 作者 洪采姍

    「聲音就是靈魂的反射鏡,」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直接破題。一個人講話的方式和聲音,都反映著這個人的性格特質和意念,想了解一個人,除了透過星座、生肖,聲音也是一個很直接的媒介。






    聽聲辨人,找到你的聲音特質



    周震宇在新書《周震宇的聲音魅力學》中,把聲音分成9種原型:天真者凡夫俗子英雄梟雄智者丑角情人照顧者王者。每一種原型有不同的聲音和溝通特色,每個人都蘊含這9種特質,但只有一個主型能量,其他原型則會在不同的場合中跑出來。



    舉例來說,智者的聲音是理智、內斂、語調平淡,沒什麼高低起伏,這樣的聲音適合給建議、說明、講道理、提問,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便相當符合智者的形象。



    周震宇分析:「陳時中的聲音藏著行動、思想、關懷三種力量,他每天在記者會上,宣導防疫政策、告知確診數;有時也會展現照顧者『關懷、鼓勵』的一面,陳時中的表達方式是理性和感性並存的。」這也是為什麼陳時中在回答尖銳提問,或遇到棘手狀況時,總能理性回應和分析,間接化解掉情緒性爭執。



    而智者的另一面就是「丑角」。丑角是「戴著面具的智者」,因為在面具背後,藏著世故的心和冷靜的頭腦。周震宇進一步舉例:「主播張雅琴的聲音就藏有丑角特質。她的聲音比較『張』,張開、張揚的張。她捍衛一個主張,就要站出來發聲、平反。張雅琴前陣子用英文播報台灣的疫情成績,就是要為台灣發聲,目標很明確,所以她的聲音也有思考的能量。」



    說話要同步自己的內心和對方的情緒



    了解聲音的特質後,接下來就是要運用聲音來進行有效的溝通。說話絕不是單純說出想表達的內容而已,還要傳達意念。



    想想你身邊是不是有些人說話特別有說服力,或對方一開口,就特別想聽他講什麼?




    周震宇強調,說話最重要的是「同步」,從心意、語意和語氣都要一致。如果你心裡想的是A,但說出來是B,聲音的力量就會分岔。




    說話的核心,就是把握當下這一刻,愈能貼近當下的氛圍、節奏、感覺,聲音就愈真實,話語的力量愈能傳遞出去。而且聲音很難偽裝,尤其當你對聲音的敏感度愈高,那個「裝」是可以聽得出來的。



    同步不只對自己,也要對他人的狀態和情緒。如果對方正在低能量中,這時你很High的跟他說「加油喔」只會讓對方尷尬的說「好,我會加油。」他其實是顧慮你的感受,演出「他會加油」的樣子。



    周震宇進一步說明:「說話是能量的流動,要觀察對方的言下之意、絃外之音和無聲之聲,連透過呼吸都能了解對方的狀態,然後用他的狀態來建立連線。」這也是為什麼有時溝通會落入「有溝沒有通」的狀態,正是因為我們只想著傳達自己的意念,卻忘了理解對方。





    認同對方,把選擇權交到他手上




    周震宇認為,溝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認同對方」。




    如果你跟對方說:「你剛剛問的問題應該要這樣講......」、「這不太像你會問的問題」、「你這樣說不行喔!」這些發語詞會讓人覺得被批評、否定,馬上關起對話的大門。



    如果改成說:「你說的對」、「你剛剛的問題問得很好」,就能拉進溝通的距離。但如果對方說的你都不買單,也試著找出一句你認同的,並這麼說:「我覺得你剛剛說的第三句話很關鍵,我提出我的見解,你參考看看。」然後把選擇權還給他,讓他思考。



    很多時候,我們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就像直銷公司會用強大的力量告訴你他們的產品多好、要你買單。




    「但說服的第一件事,是要讓對方有充分的安全感,」周震宇提出獨到見解。




    他補充:「說服有控制對方的意圖,容易讓人產生防衛心。只有當對方覺得安全,才能進行下一步。」而且,語氣不能口沫橫飛,也不能像政論節目的名嘴,用太多噴口音,因為這些語調都無法讓對方放鬆。



    若用權威或強力的方式,雖然有效,但也僅限一次,無助往後的關係。因此,當對方放鬆、有安全感了,再講專業,才能產生信任感,對方的心才會鬆動。「最後還是要把選擇權還給對方,讓他自己說Yes或No,」周震宇提醒。





    別假裝溝通,用對方聽懂的方式講給他聽



    說話是一種權力的流動,聲音會啟動不同的能量。不過,在職場上和主管、同事或屬下溝通時,不難發現時常發生「為什麼對方都聽不懂?」的無力感。這中間最容易犯的錯就是「假裝客觀、假裝溝通,錯把溝通當說服」。



    你一定聽過在提案結束時,有人回應:「我覺得提案不錯,但你要不要試試看......」或「除了這些,你還有其他想法嗎?」這都代表當事者已有主觀想法,卻要假裝客觀邀請對方來溝通。或是當事者提出建議後,加了一句「OK嗎?」這句「OK嗎?」反而變成一種強迫,聽的人會覺得一點都不OK。



    另一個常出現的職場場景是布達政策,最差的說法是:「我知道大家都不喜歡,但公司規定,我們得這麼做。」當主管用權勢來壓屬下,即使大家做了,也心不甘情不願。那該用什麼方式來說?



    周震宇說:「用祥和的氣息,展現君臨天下的氣勢,最後用智者的語調:冷靜、專心、內斂,分析這件事做與不做的利弊,再提出執行方案。」也就是說,主管必須條理分明,以從容的態度提出事實根據和分析,「最重要的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對方聽懂了什麼,用對方聽懂的方式,講給他聽。」



    周震宇提醒,溝通最怕的是,你心裡想A,說出來是B,結果對方聽成C,最後誤會成D,因為當內容和聲音矛盾時,對方接收到的可能就變成另一個意思。



    他建議,想要提出看法時,可以這樣說:「我覺得好的想法是......,但我不認同某一個想法,我提出我的見解,你能不能聽聽看?」說出自己認同和不認同的地方,你的心和表達才會同步,聽的人也比較不會有防衛心,溝通的大門才會因此開啟。



    聲音能幫助我們展現自己,透過有意識的運用,達成良好的溝通。周震宇在書中也提出大量的戲劇角色,幫助我們了解9個原型的特質,對照出自己和他人的特色。




    因為唯有了解自己的聲音,才懂得在不同場合適時切換,了解他人的聲音,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來對話。




    別忘了在每一次開口前,想清楚自己要講什麼、要用什麼方式表達,同步與對方建立連線。因為每一次的溝通和互動,都是在為雙方的「人際存摺」,存進圓滿的能量。



    作者:廖婉書 圖片來源:卓杜信 文章出處:Cheers快樂工作人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