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19第15隻死去的石虎,瀕危動物們哭喊你聽到了嗎?

    2019-08-06 10:04 / 作者 太報

    七月的最後一天,又有一隻無辜的石虎死了。牠在苗栗山區的捕獸套索裡被發現,兩隻後腳和尾巴都已嚴重腐爛,無法救回,獸醫只能忍痛將牠安樂死,這是今年第十五隻因人類斷魂的石虎。作為臺灣瀕臨絕種動物,石虎受到的保護,仍不如其受到的關注多,遑論其他瀕危動物。

    台灣有41種動物瀕臨絕種,需要人們好好守護。(圖/翻攝自台北市立動物園FB)

    別讓牠們步上台灣雲豹後塵 一路走向「滅絕」

    目前臺灣野生動物中,有41種屬於瀕臨絕種保育類,123種珍貴稀有保育類及其他應予保育類48種。包含黑嘴端鳳頭燕鷗、黑面琵鷺、草鴞、黃鸝等10種鳥類;金絲蛇、綠蠵龜、玳瑁等7種爬蟲類;哺乳類部分,除了一般人熟知的臺灣黑熊和石虎,還有水獺和台灣狐蝠;兩棲類5種山椒魚面臨滅絕危機,臺灣海域中鯨豚類更是通通上榜。



    僅存不到500隻的石虎,出生數和存活率逐年下滑的台灣白海豚,難道只能眼睜睜跟著台灣雲豹的腳步,走向「滅絕」?如何維護動物生存的權利,保護牠們成長茁壯,是人類必須持續努力的課題。近日傳出全臺剩不到50隻的「臺灣狐蝠」,群聚龜山島繁衍後代,還有哪些瀕危動物的拯救行動,讓人重新燃起希望?

    比石虎還稀有的「臺灣狐蝠」 龜山島建新樂園

    「臺灣狐蝠」是臺灣最大的蝙蝠,頸部有一圈金黃色或銀白的的毛髮,為臺灣特有亞種。以綠島為主要棲息地,族群集中棲息在原始闊葉林裡,數量最多時一度有上千隻。不過因為在1970年代盛行將其被捕捉來當寵物或食物,過度獵捕導致數量大幅銳減,粗估全台不超過50隻。



    根據動物學者陳湘繁博士調查,2009年前後約有20隻臺灣狐蝠小族群在龜山島上棲息,近日台灣蝙蝠協會登龜山島觀測,3小時約有20隻次狐蝠現身,還發現臺灣狐蝠遺留的食物殘渣和排遺,還有小狐蝠現身,可能是狐蝠在此繁衍

    龜山島成為台灣狐蝠繁衍的新基地。(圖/翻攝自台灣蝙蝠學會官網)

    消失30年 「菊池氏細鯽魚」再現池上

    台灣特有種「菊池氏細鯽」,又稱台灣細鯽,背部具微黃綠色金屬光澤,體側具一條暗藍色縱帶,特徵是側線不完全且極短。主要分布於臺灣東部的花蓮、臺東及宜蘭,30多年前曾是池上便當菜「白魚干」,後來因棲地破壞,加上工程、農藥污染逐漸消失,被列為國家瀕危物種的淡水魚。



    繼2016年花蓮南安部落發現菊池氏細鯽蹤跡,日前台東縣池上鄉富興村社區發展協會進行水文生態資源調查,意外在公有地濕地中,發現消失30年的台灣細鯽,甚至還有消失40年、被列為區域滅絕的赤箭莎、克拉莎植物。未來社區將和林務局合作,期望可以盡快移除對這些瀕危物種有害的外來物種,並採取低度開發,做好濕地保護。



     

    平地森林園區成為野鳥森林 瀕危朱鸝增20倍

    羽色火紅的「朱鸝」,全身羽色為鮮紅及黑色,一樣也是特有亞種,分布區域破碎,全台灣族群數量一度僅剩200至500隻。根據東華大學調查,花蓮縣光復鄉的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2009年時僅有3隻朱鸝,去年春天已記錄到70隻,成長速度驚人,十年來就增加了整整20倍,其餘如黑枕藍鶲、紅嘴黑鵯、樹鵲及山紅頭也在森林中迅速增加,讓這座台灣第一個平地森林園區,成為名副其實的野鳥天堂。

    十年來,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裡的朱鸝增加了近二十倍。(圖/翻攝自農試所)

    瀕危「紅藍吸蜜鸚鵡」 成北市動物園新「嬌」點

    來自印尼熱帶林地的「紅藍吸蜜鸚鵡」,因棲息地持續消失,加上大量被捕捉當作寵物,已被IUCN自然生態保育聯盟紅皮書列為瀕危物種,目前全球剩不到一萬隻,「滅絕」危機迫在眉睫。



    台北市立動物園日前有8隻「紅藍吸蜜鸚鵡」,數量居全球動物園人工圈養個體數之冠。這些鸚鵡都是因走私來台,被林務局等單位查緝後,送至動物園收容照護。近日有3隻鸚鵡從收容中心搬至新開幕的穿山甲館,意外成為新「嬌」點。

    台北市立動物園日前有8隻「紅藍吸蜜鸚鵡」。(圖/翻攝自台北市立動物園臉書)

    「瀕危動物奧運會」 保護動物刻不容緩

    每年暑假的週六,臺北市立動物園都會延長開放到九點,並舉辦「動物夏夏叫」活動,讓大家可以更了解動物。今年更結合動物保育議題,以「瀕危動物奧運會」為主題,每週介紹一種瀕危動物。最後三週分別是介紹石虎、白頸狐猴和侏儒河馬,期望可以藉此讓大家了解瀕危動物在野外所感受到的壓力,進一步思考如何保育。

    【延伸閱讀】



    慘死輪下的不只石虎!全台「路殺」受害者還有穿山甲



    捕鯨很殘忍?日本「鯨魚海鮮丼」開賣 台灣也有大啖海豚黑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

    太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