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總工會副理事長劉勝銘。截自國會直播
桃園市總工會副理事長劉勝銘今(17)日表示,酷暑之下,汽車業勞工從上班開始的第1分鐘起,汗水就浸溼衣服沒乾過直到下班為止。面對美國對等關稅談判可能開放汽車零關稅進口,坐在冷氣房裡的官員全然沒有和勞工溝通協商,
政府對外談判完全黑箱作業,沒召開勞資政三方會談,30萬勞工恐面臨中高齡失業風險,對政府非常失望。劉勝銘並反問,汽車產業真的有像立委講得這麼惡質嗎?一直說我們是扶不起的阿斗,一直說我們長期受國家保護產業,真的是這樣子嗎?有數據支持調查嗎?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召開「台美政府對等關稅協商」公聽會;除了在野黨立委痛批政府談判黑箱,規避事前報告、事中諮詢、事後審查,勞方及產業代表也控訴,政府對可能受衝擊產業更是全然沒有溝通。
匯率波動衝擊工具機業 上櫃不成反遭併購全國總工會秘書長溫宗諭表示,匯率波動對產業影響巨大,當新台幣匯價升破29,減少廠商獲利,出口產品變貴,失去價格優勢;溫宗諭並以台中高精密工具機廠達佛羅為例,因為關稅、訂單減少,又逢日幣貶值台幣大幅升值,以致公司原本上櫃規畫無法達成,最終只好被併購。
溫宗諭說,關稅談判影響基層勞工的工作權及生活穩定,但本次對美談判資訊不透明,沒有充份溝通,也沒讓多方參與。他呼籲政府要依條約締結法,政院應主動向立院報告;並仿效新加坡開拓歐盟、中國市場,尤其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市場,台灣不能放棄。
桃園市總工會副理事長劉勝銘則表示,勞工團體對政府非常失望,談判黑箱作業,完全沒召開勞資政三方會談。面對汽車業可能在談判後變成零關稅,劉勝銘指出,國內六大車廠及汽車產業聚落在桃竹苗地區,整體汽車上下游,
包括零件業就業人口約30萬人,平均勞工年齡40歲至50歲之間,若失業,就是中高齡失業,政府是否評估失業人口如何轉型再就業?是相當困難的。劉勝銘並抨擊,大家此時此刻坐這裡吹冷氣開研討會。但勞工朋友,尤其汽車產業的勞動張力很大,從上班第1分鐘起,衣服沒乾過,汗水就沒停過到下班為止。
汽車勞工憂心中高齡失業 政府卻大言不慚叫你去台積電工作劉勝銘表示,
過去曾透過立委向政府做友善溝通,官員卻大言不慚說幫你轉職台積電、科技園區啊。他質問,我們有這樣的勞動競爭力嗎?勞動部從未設想過,以為轉職就業是輕鬆之事,公司單位都會照單全收?是這樣子嗎?汽車產業非常擔憂。
劉勝銘也反問,汽車產業真的有像立委講得這麼惡質嗎?一直說成「是扶不起的阿斗」,一直說是長期受國家保護產業,真的是這樣子嗎?有數據支持調查嗎?國人買到高價新車,是這些「扶不起阿斗」造成的嗎?
他說,貨物稅從民國50-60年代開始,當時民眾購買車輛能力有限,就當奢侈稅收25%迄今沒改變。
若民意代表盼要全國人民買便宜車子,應是全面檢討貨物稅,而不是沒有保障勞工工作權益的關稅下手,這是桃園勞工想闡述的。劉勝銘說,汽車產業也在配合政策提高自製率;大家都知道,包括美國生產汽車也很多從中國大陸進口零組件組裝後再外銷出去。如今汽車零件就是全球標準,誰生產便宜就向誰買,才會引發這次貿易戰。
劉勝銘表示,政府都沒有想過汽車產業的艱辛,而且汽車相關產業是創造極大化勞工就業人口;他呼籲政府配套要有效,要和勞方溝通,保障勞工權益。希望政雄能開啟協商窗口,和勞方有效溝通。
車輛公會:汽車工業是稅收及就業穩定基礎車輛公會副秘書長吳智魁也說,如今ICT產品占到台灣出口65%,已壓縮傳產發展。近來各界都對國內汽車工業發展都提出很多「指教」,但這麼多年發展下來,對國家社會人民貢獻,相信政府心中自有一把尺。
吳智魁表示,國產車平均每年有45萬至46萬輛,去年關稅收入450億,貨物稅逾800億,兩者加起來就1300億至1400億,過去幾年市場數量穩定,對就業機會、稅收,都是穩定支撐力量。
吳智魁也說,不是國產車產不降低成本,是各種制度讓成本無法下降。而談判最壞情況就是台灣出口高關稅,進口零關稅。勞工只能苦笑著出場,貿易商卻笑了。貿易商笑著進場後,消費者會不會笑?他認為,車價雖然因此調降,但消費者還是弱勢,都是等著被賺錢的目標。